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帅大叔人称“河南吴彦祖”无偿献血超4000毫升 再捐造血干细胞
2018-05-08 23:10:57 来源:河南商报

48岁的张学东,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外表帅气又热心公益的他,常常被别人称为“河南吴彦祖”。

“河南吴彦祖”从2006年起,就开始无偿献血,坚持献血12年的他,迄今为止已经无偿献血超过4000毫升。据了解,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在5000毫升左右,张学东12年的献血量,几乎是一个正常成年人全身的血量,可以说张学东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献血达人”。

\

不仅如此,张学东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到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

5月8日,张学东的爱心之路又迎来了新的转变,他要为远在温州的6岁白血病女孩捐献造血干细胞,送去“生命种子”。

故事:“今天,我多了一个‘女儿’”

2018年5月8日上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张学东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能与一位白血病患者成功配型,是一种生命之缘。

2008年,在一次无偿献血过程中,张学东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2018年1月,当郑州市红十字会告知与一位温州6岁小女孩配型成功时,他毫不犹豫地同意捐赠。

“等了十年,终于等到这个机会。”张学东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从第一次采血到捐赠,跨越了十年时间,而他的捐献,将给患者带来新生,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我只有儿子,没有女儿,救了这个跟自己配型成功的6岁女孩,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女儿。帮助到她,也弥补了我的一个遗憾。”张学东说。

在历经约4个小时的采集后,张学东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被保存在了“储存袋”中,而这份“生命种子”将会在下午送达温州,输送到白血病患者体内,带去重生的希望。而张学东也成为郑州第251位、河南第673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过程:“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打吊针一样”

“捐献造血干细胞过程就像打吊针一样。”在张学东看来,他的捐献过程很简单。

河南商报记者在采集室看到,张学东胳膊一侧在补充钙液,另一侧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中,他时不时地与朋友进行交谈,整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紧张。

“捐献完造血干细胞后,下午休息完明天就上班了”张学东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像外人看来那么神秘,整个过程身体也没有不适。”

\

郑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张予介绍,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骨髓移植的技术越来越简单、安全、有效。如今采用的骨髓移植方法类似于一般献血,只需采集50~100毫升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液输给病人,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富集,将剩余的血液回输人体,无碍健康。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供者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只占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总量的0.3%~0.5%,在完成采集后,供者的造血干细胞会迅速增殖,一两周内完全恢复,所以捐献骨髓对供者的健康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治疗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某些恶性实体瘤等,以及非肿瘤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地中海贫血等。

呼吁:配型几率低,盼更多人加入

“其实,捐献并没有想象的可怕,一个善意的举动就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很有意义。”张学东说,他也希望更多爱心能加入其中。

据介绍,非血缘配型相合几率从四百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不等。在独生子女普遍的家庭,移植主要在非血缘关系供者中寻找相合者。但由于这个概率非常低,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多一个人就多一个希望。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志愿捐献者?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郑州市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要求是年龄在18~45周岁,体重男≥50kg,女≥45kg,符合献血条件且身体健康。有意愿者可与当地红十字会联系报名,填写志愿捐献书及有关表格,通过采取血样或唾沫进行HLA分型等检验便可入库,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