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我们在享受“互联网+金融”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开始体验平台“爆雷”所带来的痛苦。尤其是过去的一个月,网贷平台爆发了大规模的“雷潮”,多家网贷平台因还款逾期而被举报立案,笔者一朋友在杭州所投资的金聚鑫(杭州)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的平台“十六铺金融”也未能幸免。一时间,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圈子风声鹤唳,没有人知道自己所投资的平台是不是安全。这次雷潮发生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原因?
借款企业无法按时还款是原因之一。网贷平台为用户提供借贷资金通常是基于用户个人身份证明、财产证明、信用记录等资料做出自己借贷的决策。然而,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个人信用记录体系还还健全,因此多数情况下,网贷平台往往对借贷者的信息真实性缺乏有效掌握,且网贷行业面对的客户,多数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筛选后略带瑕疵的客户,从而有可能造成平台的巨大损失, 进而发生“爆雷”。
如果仅仅是发生以上的原因,还不足以导致网贷平台的大面积“爆雷”,毕竟只要借贷关系是真实的、客户的抵押物也是真实的,那么逾期还款的情况即使发生,那也只是在一定的比例之内,就像银行的不良贷款,正常都很控制在一定的百分率之内,而不太可能发生大规模的逾期。
那么现实中“互金雷潮”的发生,其主要原因便是网贷平台违法操作。违法的操作的手法最主要的就是“假标”,即平台虚构标的让投资人投资,进而将资金用于还旧帐、炒股、购置房产、个人挥霍等等,时间一长必然出现资金链断裂,进而造成平台“爆雷”。而因假标而“爆雷”的平台,多数存在负责人、股东蓄意、恶意为之的情形。用假标圈钱,然后转移资产、跑路,即使被控制,那也是“牺牲一个人,幸福一帮人”,但事实上,他们是用着成千上万人的血汗钱,牺牲了成千上万家庭的幸福生活。
那么“互金雷潮”的背后我们又应该反思什么?
首先是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缺位。在“金融创新”的大背景下,主管部门没有严格把关互联网金融平台审核,导致众多网络平台打擦边球的行为;而且因为法律法规的缺位,导致互联网金融的违法成本太低,和巨大的违法收益相比,极低的违法成本很容易让人铤而走险,这需要各级政府制定相应法律条款,加强审核,并且规范平台非法经营所受处罚,从而净化投资环境。
其次是交易信息安全没有保障。众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他们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参差不齐,加上主管部门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这就导致平台的交易信息容易被篡改,从而给投资者造成损失。而要维护互联网金融的数据安全,可以采取统一平台或第三方数据保管的模式,让有大数据保存加密技术的企业进行数据管理和维护,各企业只需接入平台即可,这不仅能更好的确保数据安全,而且能让管理部门进行更有效的监管。
再次是管理部门的监管缺位。在“金融创新”大潮的背后,不少政府主管部门官员以及各级互联网金融协会,为各种互金企业站台、宣传,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进入了“野蛮生长”的时代,比如文章开始提到的“十六铺金融”历年来多次获得“浙江省诚信企业示范单位”、“中国互联网金融十佳诚信示范平台”、“2015年互联网金融风控典范”、“浙江十佳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同时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浙江互联网金融协会、杭州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会员。然而,在一系列荣誉和身份的背后,相应的监管却没有跟上。其实,网贷平台和早前的那些线下非法集资有明显的区别,线上投资的模式让网贷平台并没有多少隐蔽性,毕竟所有的标的、利率都是公开的,主管部门只要有心监管,其实很容易做到,而只要监管到位,相信那些平台的假标等违法行为也能被及时发现,从而能主动采取措施,保护投资人的利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那么多的平台爆雷,我们没有看到主管部门和协会在事前能有效介入,有的只是受害人报案后的被动调查。
有观点认为:投资有风险,作为投资人要有风险意识和损失本金的心理准备。这话是没错,但是作为众多的投资者来说,只要是所有的标的都是“真实、合法、有效”的,正常的投资损失可以承担;然而如果是网贷平台披着合法的外衣,笼罩着各类奖项所带来的光环,却干着非法集资的事,从而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这已经超出了正常投资风险的范畴。毕竟普通投资者对主管部门给那些互金企业的荣誉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感,从而很难甄别出其中的问题。而这也正是监管部门所应该担负的责任。作为普通投资者,参加网贷平台的理财投资,需要的是主管部门事前的监管和预警,而不是事后一句“风险自担”的推卸责任和不作为。
金融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应有一系列的法规作为配套,应有严格的审批、监管流程作为保障?;チ鹑诟颐谴戳吮憷?,但同时其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也需要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对于已经发生问题的平台,要集中力量办案,尽最大的可能为投资者挽回损失;对于没有发生问题的平台,则要加强监管,加快备案进度,不符合要求的引导有序退出,并切实确保投资者的利益。毕竟网贷平台的涉及页广,影响范围大,“爆雷”事件若持续不断发生,将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而这绝不是金融创新的初衷。(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