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管管理委员会、国家网信办正式启动“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据悉,此次活动主要是针对不同人群金融知识的薄弱环节和金融需求,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面向金融消费者,尤其是低净值人群和广大网民,提供获取金融知识的途径和防范风险的技能,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
京都贷CEO张文亮先生表示,“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的深入开展与京都贷长期重视的金融消费者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当然,也只有金融消费者的观念和层次上去了,他们才能够正确地审视和处理金融服务,才能良性地刺激整个金融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不少金融消费者知识储备依旧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据最近的一次《消费者金融素养分析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金融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对各类金融知识的掌控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方面是消费者态度上,金融消费者对风险责任的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是消费者行为上,消费者家庭支出的规划和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未能充分利用和使用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合同和对账单等。”这些金融知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消费者的理性决策能力以及审慎处理问题能力,进而也导致他们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
“从最近几年的金融消费情形来看,金融消费者受教育程度不均,文化程度不同,地域分布也不相同,也制约了金融消费者的整体知识水平。”京都贷CEO张文亮表示,“特别是兴起的金融大妈群体,往往被冠以‘低金融知识水平、低风险承受能力’等称号,这也反映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体系建设健全的必要性。”
不过,张文亮先生还是建议,金融知识普及的教育是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就开始培养他们的金融观念和决策能力,长大了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来自金融各方面的挑战。
京都贷开设“小京讲堂”,传递全方位金融知识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当下我国金融消费者主要群体的教育问题。据悉,央行、银保监会、网信办等多部门开展的“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主要包括六方面:一是弘扬金融正能量,充分发挥各金融新媒体平台作用,与“中国好网民”互动平台形成联动;二是开展金融素养教育,明确金融知识普及的重点区域和重点群体,重视低净值人群的金融素养教育;三是开展保险知识普及教育和风险提示;四是开展“争做金融好网民”行动,探索制定“金融好网民”行为指南;五是引导学生远离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其对有害网络借贷业务的甄别和抵制能力;六是提升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重点是普及非法金融活动的基本特征、常见手法、社会危害及救济途径。
京都贷作为普惠金融的践行者,成立以来,一直将金融消费者教育放在首位,在官网、微信端等渠道开设了“小京讲堂”,为大家提供出借知识、网贷知识、行业知识等多个栏目,向广大用户传递政策、行业等最新知识,帮助广大客户提高金融素养。未来,京都贷会更加深入钻研“金融消费者教育”领域,力争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健全完善的网贷金融消费者教育服务。
在京都贷CEO张文亮先生看来,“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提振金融消费者信心的重要前提。此次活动对网贷行业也有着重大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重塑金融消费者信心,更好地刺激行业回温回暖实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