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守护绿水青山,共享美丽中国。四川是长江、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份,其中,黄河流域范围涉及阿坝州的若尔盖县等5个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阿坝州通过生态湿地修复、草原沙化治理等方式,不断增强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能力,在黄河上游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这段时间,正值若尔盖花湖最美的季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一睹高原湿地风光。在这里,人们随时可能跟渔鸥、灰雁等鸟类偶遇。
而在之前,眼前的美景一度面临湿地萎缩、草原沙化、畜牧超载等问题,湿地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如何让萎缩的湿地“长”回来?当地持续通过建设生态拦水坝,采用“碎石冲击桩+格宾石笼+复植草皮+生态溢流”等技术,在?;ぴ猩低惩暾缘耐保帜芄惶嵘氐男钏芰?。到目前,若尔盖县先后新建小型拦水坝5座、微型拦水坝300多座,一定程度恢复了若尔盖湿地的生态功能。
在红原县瓦切镇德香村的防沙治沙点,当地采取了“防风阻沙林带+生物纱障+灌草间种+施肥”的模式,对流动沙地开展系统治理。
与此同时,当地加强了沙化治理区的后期管护,引导牧民群众参与生态资源管护,让“草原放牧人”变成“生态守护人”。经过科学系统治理,十多年来,红原县的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近4万亩。
放眼整个阿坝州,当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目前,已科学划定生态?;ず煜呙婊?.96万平方公里,精准划分60个环境管控单元,累计建成黄河干支流域生态防护带741公里,草原湿地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科学治沙荒漠变“绿洲”
筑牢黄河上游绿色屏障,治沙是关键一环。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生态?;で币彩巧衬恋胤植冀瞎?,沙化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久久为功,通过科学治沙、生态治沙等方式,让昔日沙尘漫天的“黄沙?!钡湮缃裥佬老蛉俚摹奥淌髦蕖?。
这几天,在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的木格滩沙漠,当地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部门的专家正在对2024年4月份种植的1.5万亩植被进行成效调查。专家组通过抽样调查、卫星定位等方式,对项目区新载苗木的成活率、当年生长量、栽植密度等数据,进行了详细统计和分析。这些数据将为下一步巩固防沙治沙成果、推广高原地区沙漠综合防治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上个世纪90年代,当地的沙患较为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342万亩。其中,沙漠面积14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4.2%,漫天黄沙曾一度威胁到生态和电力生产安全。
而水沙关系协调作为黄河生态治理的核心与关键,一直是困扰当地的“心头病”。今年62岁的多杰加是贵南县黄沙头国家沙漠公园巡护站的站长,他每天巡护的这片如今长满绿树的地方曾经是他的家。
近年来,持续实施的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禁牧休牧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促进了森林草原休养生息。贵南县还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参与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中,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在全力消化当地苗木的基础上,吸纳当地用工人数要占到总用工人数的80%以上。
当地不断探索防沙治沙新途径,不断创新防沙治沙模式.随着治沙效果的长效保持和土壤条件的持续改善,草原的退化沙化现象得以改善。
到目前,当地已累计投资超过17.5亿元,治理沙漠化面积221万亩。贵南县的森林覆盖率由1992年的2.6%提高到19.24%,草原植被盖度由52.82%提升到65.82%。在黄沙头以及木格滩周边,筑起300多公里的“沙漠绿色长城”。
“人防”向“技防”转变,生态?;すぷ鞲咝?/p>
随着一系列科学举措的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生态稳定向好。在我国最早设立的自然?;で弧ぐ咨焦壹蹲匀槐;で钡氐难不ぞ俅胧迪至恕叭朔馈毕颉凹挤馈钡淖?,森林管护、生态?;すぷ?,更加高效有力。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で芾砭滞返辣;ふ酒嘶鸲幼槌ぱ罡毡硎?,以前巡护非常辛苦,人力进山巡护各个点。那时候也有GPS和手持机,但没有现在那么发达。长白山国家级自然?;で芾砭滞返辣;ふ狙不ぴ币竺骱捉樯埽究坑猛茸?、用脑记,设备非常少。只有靠老组长他们去带领,因为他们号称是“铁脚板”“活地图”。
杨刚和殷明鹤从事?;すぷ鞫家延薪?0个年头,他们说“铁脚板”“活地图”是老一辈巡山人守望大山的真实写照。但当时,往往人力投入大,效率却不高,也存在人员安全隐患。
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で芾砭值氖莨芾碇富又行?,分布在长白山区域的3300多个红外镜头,每天会把实时拍摄到的视频汇聚到这里,形成对长白山日常管护和监控的数据支撑。
为了配合?;で沟拇蚧鞣欠ú读?、非法采摘、违规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数据中心持续提升设备数量和质量,如今已经形成“空天地一体”数字化监测网络。
依托“空天地一体”数据监测网络,长白山管委会结合辖区内野生动植物的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类型等因素,规划布设了57条样线和5个样点,形成重点区域全覆盖,其他区域有效兼顾的监测网络。
与此同时,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各类野外自动虫情监测设备、检测、防治、化验设施设备也全面提升了?;で姆揽啬芰退?。近期,巡护人员正在针对落叶松毛虫定期跟踪样本,并形成数据,进而采取物理和生物防治等高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