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启/停系统在人们印象里是一种相当糟糕的功能。在最近的X立场调查当中,88%的参与者都认为自动启/停是鸡肋,影响了驾乘体验。即便是这样,自动启/停功能在B级车上已经成为了标配,在紧凑型车上也不鲜见。厂家为何要花费额外的成本加装这项不受欢迎的功能呢?
在最近的X立场调查当中,88%的参与者都认为自动启/停是鸡肋,影响了驾乘体验。
其实厂商也是被逼的。各国对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不被处罚,厂商要么加大投入研发节能环保技术,要么就只能在测试中作弊了,而作弊的后果大家现在也都看到了。
自动启/停功能的出发点在于节能环保、满足法规要求,而非提升用户体验,所以不受消费者欢迎是可以理解的。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厂商持续改进,推出更加靠谱的启/停功能。
●起动机与发电机
发动机是由许许多多的零件构成的,发电机和起动机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两个部分。
发动机是由许许多多的零件构成的,发电机和起动机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两个部分。图为奔驰代号M276的3.0L涡轮增压发动机。
由于温度低、润滑不足,以及活塞位置、冲程不理想等原因,发动机的启动一般是要借助于外力的。起动机就是这个外力的提供者,它由蓄电池驱动,带动发动机旋转,并在发动机启动后自动脱开。
发电机的作用则是为蓄电池、车内的各种设备提供电力。现在车载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对发电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般来说,发电机通过皮带与曲轴相连。发动机启动后,会带动发电机转动,从而为蓄电池以及车内的设备提供电力。
由于温度低、润滑不足,以及活塞位置、冲程不理想等原因,发动机的启动一般是要借助于外力的。起动机就是这个外力的提供者,它由蓄电池驱动,带动发动机旋转,并在发动机启动后自动脱开。
●自动启/停系统的要求
实现自动启/停功能之后,发动机?;推舳拇问蟠笤黾?,发动机每次启动,都需要起动机来带动,因此对起动机、为起动机提供电力的蓄电池,以及其他相关的零部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启/停功能主要也是通过对起动机、发电机,以及电池的改进来实现的。
目前主流的自动启/停系统主要由以下几种方案:
一、分离式起动机/发电机系统
分离式起动机/发电机系统的结构与传统发动机基本一致,针对启/停系统的高要求采用了寿命更长的增强型起动机、增强型电池等零部件,并对ECU做出相应的改动。图为沃尔沃Drive-E T5发动机。
二、集成式起动机/发电机系统(ISG电机)
同属Drive-E发动机家族,T8发动机和T5发动机区别很大。在T8上,你看不到传统的发电机和起动机,却多了一个ISG电机。ISG兼具启动和发电两种功能,这种方案多用于混合动力车型。
三、集成式起动机/发电机系统(BSG电机)
集成式发动机/发电机系统还有一种方案是采用BSG电机。BSG电机位于传统结构中发电机的位置,而ISG电机则与发动机同轴布置。
四、马自达i-stop系统
马自达的i-stop技术与上述三种方案完全不同,不需要更强大的起动机和电池,靠的是对活塞相位角的精确把控。
在发动机?;?,系统会选一个活塞相位角最理想的气缸,并打开这个气缸的气门,将废气排出。驾驶者松开刹车时,系统就会对这个气缸喷油点火,从而启动发动机,启动过程只需0.35s。
在这四种自动启/停方案当中,ISG电机和BSG电机主要用在混合动力车型当中,可以实现能量回收,甚至是纯电动行驶等功能。主流车型所用的主要还是分离式起动机/发电机系统,马自达则独树一帜地采用了i-stop系统。采用这两种自动启/停系统的车辆在平顺性方面表现如何?是否能够省油?用起来是否便利?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