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知道,年轻人在未来拥有无限(参配、图片、询价)可能,所以奥迪给他们提供最好的环境、机会和信任,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他们也将推动奥迪走得更远
▲ 虽岗位不同,性格各异,但这些90后在一汽-大众奥迪却有着共同的特征:热情、自信、勇于接受挑战。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刘奇超、孔洋、彭超、郑皓阳。
有些人总是抱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现实往往如此“骨感”,而“骨感”并不一定是坏事。奥迪的年轻人证明了这一点。
孔洋:和谐氛围帮助我释放潜力
大学毕业,进入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工作前,孔洋对职场的印象主要来自一些影视剧,比如《杜拉拉升职记》,职场关系复杂,人与人之间为了升职、绩效只有竞争,没有其他。
23岁那年,也就是2014年,孔洋来到长春,在一汽-大众奥迪公关部负责媒体workshop活动和?;し?#8212;—将监测公司发送的客户投诉类信息纳入系统,协调相关部门给出解决方案后,与经销商共同解决问题,将?;阑加谖慈弧?/P>
孔洋的工作经常要跟不同部门、岗位的同事打交道,繁琐而细碎。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她完全改变了对职场,或者说一汽-大众奥迪的认识。
“奥迪有很多默默无闻的牛人,如果这些人想在其他地方闯出一片天地,可以做得很好、很厉害,但他们都默默无闻地在给一汽-大众奥迪做服务?!?/P>
孔洋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微博)》,这种工作状态和职业精神令她感动,激励她向他们学习,不断突破。
她的另一个感触是,一汽-大众奥迪的工作气氛“跟之前的认知完全不同”,同事间以哥、姐相称。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项目,通过KPI考核、AC测评完成职场升职之路,“并不是说你的成绩和进步一定非要践踏在别人的上面”,整体氛围非常和谐。
出乎意料的人际环境让天性乐观的孔洋在工作中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作为奥迪市场部的团支部书记,她深度参与了一汽-大众奥迪首届员工文化节的组织、策划工作。
文化节在今年6月初开幕,包括读书征文、设计摄影展、趣味运动会和Casual Friday便装体验日等11项子活动,从公司管理高层,到普通员工,几乎所有人都从中感受到了乐趣。
在孔洋看来,文化节不仅为同事们提供了放松、宣泄的途径,同时也为同事们提供了熟悉彼此、增强对企业认知的机会。
郑皓阳:不断进取让人更加充实
通过与人交往,熟悉所效力的企业,2013年在一汽-大众奥迪开启职业生涯的郑皓阳对这一点亦有深刻体会。
毕业于吉林大学机械学院的他,现在在一汽-大众奥迪质量担保与用户?;げ康H嗡髋庖滴穹治鲈保ぷ髂谌葜饕撬髋庖滴翊砗退髋馐萆疃确治?。
索赔是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的一种手段,也是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的数据输入源之一。担任索赔员,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进行审核,需要对多维度的数据进行监控,保证索赔合理、高效。除此之外,汽车厂的这个岗位还需要为经销商的索赔员定期进行培训、考核。
在一般人看来,这项工作应该是由相关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来完成,但按照奥迪的人才培养机制,新人同样需要承担,公司的“老带新”机制则为工作质量的保证提供了基础。
“我觉得上手挺快的,主要应感谢陆娟老师和其他同事细心的指导,以及领导的支持与宽容?!敝p┭粽庋稳菟谒髋飧谖坏某沙だ?。
郑皓阳刚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对经销商提的问题没办法回答得游刃有余,心里也没底,但师傅会随时指导,并给予很多实操机会,自己得以逐渐积累经验并很快成长。
2016年6月上旬,郑皓阳为区域经销商进行了索赔员中级培训,需要将成绩录入到经销商培训管理DTMS系统,他完全无从下手,一位同事很热情地提供了帮助。
郑皓阳认为,自己的快速成长,和一汽-大众奥迪这种对年轻人的培养传统不无关系,他说:“随着工作内容的不断丰富,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每当这时我就会找有经验的人去请教,其他同事遇到问题后也会主动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P>
工作闲暇之余,郑皓阳还经常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读书和体育活动,这让他在一汽-大众奥迪的生活丰富而充实,张弛有度。相较之下,彭超则没有这么“幸运”。
彭超:压力促使我突破困境
彭超在奥迪已经度过了4年时光,在一批“90后”员工中资格稍老,目前是公司市场部策略组的市场营销员,负责产品及品牌策略传播和整合营销项目。无疑,将于2016年9月上市的全新奥迪A4L(参配、图片、询价)是他当下工作的重心。
彭超的工作内容包括与产品营销部沟通车辆的状态,从销售部了解车辆铺货日期,根据车辆的状态和生产时间点等制定推广部、公关部、互动营销部面向消费者的沟通计划、预算管理,等等。新车上市前,很多信息是随时变动的,他需要随时调整,保持各个部门之间步调一致,忙碌程度可想而知。
对于这样的节奏,彭超其实并不陌生,在2015年夏初的 “300万辆”项目中,他早已经历过一次,而且那时的形势更为严酷。
去年第一季度,奥迪在华销量出现下滑迹象,一汽-大众奥迪随即决定借“300万辆”纪念活动契机采取一些提振措施。对汽车公司而言,销量意味着生命?;疃ㄔ?月初,留给彭超和他的同事的时间不足两个月,加班成为那段时间的常态。
雪上加霜的是,项目进行到一半,彭超的主管突然离职,他这个新人被推到了前台?!暗蹦愀湃巳プ鱿钅浚蛘吣阍诒哐氨咦龅氖焙?,跟你完全自己去做的时候,感觉是不一样的,要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迸沓?。
5月末项目结束在即,彭超在停车场拍了一张照片,楼顶上有光,底下一片黑暗,但光线逐渐显现,他发了一条朋友圈状态,“项目终于见光了”。
后来的事情人所共知,300万辆项目对2015年奥迪在华地位的保持起了重要作用,“销量基本上实现了V字反转”。而对彭超来说,职场中的这些不确定性则促成了他的一步步成长。
刘奇超:在不断成长中获得快乐
成长,几乎是所有进入一汽-大众奥迪的“90后”过去两年中最明显的感受。
用户服务部的服务营销管理员刘奇超于2013年加入奥迪,他大学时的专业是机械,而在这里则需要每日组织、策划各类服务营销活动,如服务日、奥迪服务个性化尊贵体验等。
在外人看来,从一个理工男转变为营销达人,是项不小的挑战,但他却乐在其中。
前不久,他与同事共同策划的个性化尊贵体验项目,其中涉及国际团游、国内团游、国内自驾三大体验类型,包括参观奥迪英戈尔斯塔特工厂、奥迪博物馆,在安联球场观看德甲比赛,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欣赏高端芭蕾舞剧等。项目内容丰富多彩,不过执行过程面临许多无法掌控的问题。但通过他与同事的配合及出色的应变能力,让最后所呈现出的项目效果非常喜人。来自经销商的反馈很好,并希望能持续做下去,而且用户方面评价满意度也比较高,把奥迪“愉悦用户”的品牌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刘奇超认为,首先是思维的转变,以前他面对的是冰冷的机械,现在是用户、经销商,要考虑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让用户满意,同时保证经销商盈利。其次,对于全新的工作内容,他平时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行业动态。
这种不断成长的状态让刘奇超感到兴奋,平日里沉稳内敛的他在谈及自己的工作和奥迪品牌时,自豪感溢于言表。
事实上,虽然岗位不同,性格各异,但这些“90后”在一汽-大众奥迪却有着共同的特征:热情、自信、勇于接受挑战,这正是奥迪所需要的,也是他们迅速成为部门主力的重要原因。
年轻人代表着奥迪的未来,奥迪给予他们机会和信任,他们也将推动奥迪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