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以质·信的力量为主题的2016TTA自主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来自吉利、北汽、华晨、奇瑞、江淮等近30位自主品牌高层,以及数十位行业及媒体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自主品牌的至高荣誉,同时也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建言献策。盛典现场,腾讯汽车总监王秋凤(微博)发布了《2016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白皮书》。
腾讯汽车总监王秋凤表示,从调查数据来看,最突出的特征是自主品牌女性购车比例增加。其中,男性购车比例占到73%,女性在27%,相比2015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王秋凤认为,女性购车比例增长趋势或许会持续存在,自主品牌车企在未来车型中应考虑女性车主的相关需求。
腾讯汽车总监王秋凤发布《2016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白皮书》
王秋凤:每次活动现场跟大家分享用户画像这块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惯例,今天我们继续跟大家分享自主品牌汽车行业的白皮书。这两年自主品牌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今年1到8月份,自主品牌交出的答卷还是非常厉害的。我们刚才看到很多随机采访的老外眼中的中国车,他们的评价也都挺高的。但是我想,我们中国人心目中咱们自主品牌的车现在是什么样的呢?为了找到答案,我们通过腾讯独有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来呈现了这份《2016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白皮书》。
首先,我介绍一下这份问卷,我们实现了腾讯汽车数据库和腾讯自主数据平台的打通。去年我们抽取了50万份自主品牌的潜客进行分析,今年我们利用数据平台放大到了9100万份潜客的数据,同时发了15000份的调研问卷,调研数据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升。这里面我们想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自主品牌的用户在哪?我相信这个可能是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第二,移动互联网时代购车用户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第三,二次购车的时候用户是不是还会选择自主品牌?所以在这里面我们第三部分叫做二次购车的时候自主品牌用户迁徙的路径。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部分,谁是自主品牌忠实的拥趸?这个人群有什么样的变化和特点?我们先看一下自主品牌的特征。从今年整体数据来看跟过去发生了一点变化。最突出的特征,女性购车比例增加。这里面我们看到男性的购车比例现在占到73%,女性在27%。这个27%的数字同比2015年实际上是增加了8个百分点,2015年只有19%。在收入方面,个人年收入在7万元以下的,调查里面大概是超过半数,但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车主中,年收入在10到15万,或者10万以上的群体是有小幅度提升的,目前占比超过20%。
在受教育比重方面,本科以上的用户已经超过了58%,这个也是有小幅度提升的。同时,自主品牌新增的用户中绝大部分都是首次购车人群,占到86%。这里面80后、80、90的群体占到了80%,主要分布在三四线以下的城市。我们刚刚提到,女性购车比例提升,这也说明随着颜值和驾乘品质的不断提升,自主品牌也俘获了更多女性车主的芳心。
女性车主比例有了8个百分点的提升,当然可能样本的数量还是没有达到更大范围,会有一点差异。但从总的来说,我相信这种趋势是存在的。我想,在未来的车型当中自主品牌车企也要考虑一下女性车主相关的需求。
女性车主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从年龄上来说,80后占比更高,90后整体要低一点百分点。从收入上来说,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群体要高于上面说的整个自主品牌的平均值。这也说明女性消费者的购买力其实是相对强一点。在车型选择方面,女性选择SUV的大概占到50%,经济型车是27%的比例。相反,男性车主在购买自主品牌汽车时,73%的人都购买SUV,所以说,女性车主选择范围其实要比男性车主更宽泛一些。
说完女性车主,我们再看看年轻的消费群体。数据显示,80后、90后已经是占到了自主品牌新增用户的80%。年轻化肯定是一个大的趋势,那么再细化数据来看,相比2015年,80后的占比实际上是增长了6%,达到了53%,成为自主品牌消费的一个核心人群。90后有所增加,但是只增加了1%的点,所以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增长得那么迅速。但是27%比例的90后也不可忽视。
二次购车人群选择自主品牌的车主中,70后占比大幅度提升,达到了31%。90后是大幅度减少,仅为11%。这里面我可以直接说,二次购车的时候,70后的同志实际上占比会很高,但是90后的忠诚度没有那么高。从区域上来看,目前自主品牌分布其实也很广泛。实际上如果仔细看跟合资品牌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份额较大的市场多集中在中部地区,东南沿海,还有西部的四川省。广东、河南、江苏和四川是目前占比比较大的几个地区。我想西部市场这边确实是有待开发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车主行为偏好,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超过90%的购车消费者在购车前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倾向了。但是其中大概有四成的消费者对意向购买的品牌和车型了解并不多。也就是说这部分消费者的汽车消费实际上是比较感性的,我们在这个阶段还是可以影响和改变他们决策的。二次购车的车主往,他们的目标是特别明确,对于品牌和产品的了解程度也要大幅度高于首次购车的车主。
从自主品牌用户购车的选择和购车的意向上来看,同样也发生了几个变化。第一,对于SUV的选择,SUV的火爆程度大家都知道,每一个自主品牌卖得好的一定都是SUV这块。2015年有55%的自主品牌用户选择的是SUV车型,但是到了2016年我们今年1到8月份,相应的调查问卷显示,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了73%。相应的消费者对于轿车消费的热度略有下降,排量方面看,在国家节能减排等政策的鼓励下,也跟车企加大1.6升以下车辆的投放有关。使得整个小排量市场成为消费者消费占比比较高的市场。
从价位上来看,自主品牌这块购买力在进一步提升,10到15万元期间成了自主品牌车主选择最多的区间,也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区间。特别是有17.9%的用户,实际上选择的是15到22万区间,这个已经超过了7到10万元区间的占比。实际上我们自主品牌在价格的消费力上有一定的提升。
从用户画像和行为偏好来看,首次购车用户和二次购车用户还是有所不同。左边是首次购车用户,右边是二次购车的用户。相对而言,自主品牌首购年龄更轻,90后的占比会比较大一些,在购车时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更高,而且热衷于选择SUV的产品。二次购车的用户,相对来说他们其实是比较成熟的,我们调查显示70后的占比是非常大的,占比达到了31%。70后的购买力肯定是要比90后强的,这个人群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要相对来说不像90后那么强,他们更看重操控性、选择更多样性一些。对于首购人群和二次购车人群而言,安全、品质、售后、外观,中间这几项是他们共同看重的核心因素,对于购车决策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从触媒的习惯来讲,数字媒体化的进步,海量的信息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从调研的数据看,门户汽车网站和车友论坛仍然是用户获取车型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于用户影响还是比较强的。同时由于产品本身的复杂性,汽车还是比较复杂的。用户在了解产品信息的时候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是比较复杂的浏览过程。所以虽然移动端资讯平台整个发展很快,但是受制于尺寸以及阅读方式,目前单就车型信息的阅读实际上PC端还是占据了主要的途径。不过,当然趋势总体我们能够看到用户向移动端转移的趋势仍然还是非常大的。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用户可以轻易获得车型信息的同时也增大了鉴别信息的难度。什么样的营销模式更能让消费者接受呢?我们这里面调查数据显示,用户更青睐于口碑传播和试乘试驾这样比较直接的获取信息的形式。
同时产品硬广这块也是消费者接触和了解产品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数据来看,汽车网站的平面广告和移动资讯平台的广告是用户触达率最高的媒体。这与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其实是相对比较一致的。当然,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视频这块的广告也正在成为用户获取产品信息的一个载体,接受度实际上也在不断提升。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购车偏好的变化与触媒习惯的变化值得每一位自主品牌的老总们关注,就像人家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产品也必须要有精准的目标能够让用户了解,让受众知道,才能转化为我们整个的销量。所以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部分的白皮书。
来看看二次购车车主的品牌迁徙情况。这里面数据显示,在全部受访者当中,仅有两成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同一品牌。这也意味着目前国内车主的品牌忠诚度是普遍偏低的。在不选择同一品牌的原因当中,产品升级需要,品牌新鲜感,质量不可靠,其实这是三个最主要的因素。这里面我觉得产品升级了,品牌新鲜感这些是用户控制的。在质量可靠性这块是企业可以掌控的,同时我觉得自主品牌在这两年的发展当中,在品质很大提升的时候可以传递给用户更多信息。
在我们收到的数据当中,有75%的人都是首次购车的车主,25%是二次购车,或者增购的车主。在这个数据当中,所有的车主中有39%的受访者实际上他们是愿意选择自主品牌的。其中首次购车车主愿意选择自主品牌的比例更高,达到了42.7%。二次购车的车主他们的意愿,选择自主品牌实际上不足3%。
在这次我们受访二次购车的用户中,60%的人,原有的都是合资、进口品牌。在这部分人群当中,他们愿意选择自主品牌的比例只有13%的数据。在原有车辆为自主品牌的人群当中,半数人群二次购车的时候还会考虑自主品牌。现在随着产品力的日益提升,自主品牌其实已经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同时也是随着二次购车需求的释放,我觉得车主仍然选择自己的品牌,其实同时取得合资品牌用户的转化,是自主品牌下一步市场竞争很大的关键点。
在这里面谈到如何留住用户,我们先看一下用户选择自主品牌的原因。调查显示,下面这六项是用户来选择自主品牌他们最关注的六项,价格、颜值、品牌、口碑、性能等等。这里面我们看到性价比仍然是自主品牌最大的一个优势,但是这里面有变化的就是颜值这一项已经超过产品性能这块跃升到第二位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实际上现在选择自主品牌的车型也跟年轻化的用户有关系,他们也看重我们的外观和颜值。
这里面以购买合资和进口品牌产品的车主当中,有48%的人他们表示买车前曾经考虑过买自主品牌,但是最终放弃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对产品质量的信息不足。实际上自主品牌的产品品质,质量各方面已经大幅度提升了。但是如何把这种改变有效的传递给消费者,其实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因为时间有限,今天我只是展示其中包括的一小部分,详细的报告会在我们今天盛典专题上详细发布。同时,欢迎大家来关注腾讯汽车大数据的研究院,现在腾讯的相关数据跟内部数据实现了打通,未来也会做更多用户画像,成为连接器,把用户和厂商之间的需求进行连接。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队兀胛癖刈⒚鞒龃Γㄌ谘镀担┘白髡?,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