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1月宣布欲打造“中国首家智能移动生活运营商”、构建“智能移动生活生态圈蓝图”的品牌战略之后,2月28日,绿驰汽车集团联合创始人、总裁(CEO)王向银从公司的顶层架构、研发模式、产品组合规划、智能出行运营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绿驰当前所取得的系统性成果以及未来规划。
解密造车第五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沟通会上王向银还抛出了“第五模式”这一概念,在他看来,传统车企、设计/零部件企业、跨界进入者及低速电动车企业是当前比较常见的四种造车模式,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路线,而这正是绿驰所将打造的“第五模式”。
据了解,绿驰汽车的“第五模式”首先由最初的市场通路平台做起,形成完善的分销网络从而打造分销能力,然后通过资本运营并购优质三电业务,形成核心技术储备,进而再由经销商集团扩展到出行服务,进一步扩大市场通路能力。
与此同时,依托绿驰汽车本身分销产业链,利用已掌握的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技术以及拥有的共享出行业务,结合共享的智能技术及智能制造的智能汽车作为载体,通过智能分销及共享出行实现智能移动,进而实现智能移动生活,打造一个共享的生态价值链,从而提供智能服务构建完整的智能移动生活共享生态圈。
未来基于“第五模式”,绿驰汽车还将逐步链和互联网、出行服务、分销、研发、制造、采购等产业发展利益相关方,通过共享发展成果、共创发展思路、共建发展机制,建立战略伙伴合作模式,助力绿驰汽车打造全能型“智能移动生活运营商”。
布局全球 打造黄金研发链
事实上,绿驰汽车在整车研发中已经实现了全球化布局。绿驰汽车以意大利都灵工程中心为基础,英国考文垂和美国硅谷为辅助,形成全球创新中心,进行全球平台架构及模块化、智能驾驶研究及电机技术开发。
同时,绿驰汽车以上海研发总部为核心,无锡研究院、北京未来院等专业协同,打造国内工程中心,进行工程转化应用实施,重点进行整车集成、系统开发及试制试验。随着国内工程中心与海外创新中心的布局完成,一条链合全球优势资源的黄金研发链已打造完成。
同时,绿驰汽车已经规划建设北部基地、中部基地、东部基地三个国内制造基地以及意大利定制车型制造基地,打造出四大基地多维发力的格局。据悉,全球4个制造基地将从2019年开始陆续投入使用,到2023年,四大生产基地可达到55万辆/年的产能。
三大平台助力打造双品牌
在车型方面,绿驰规划了CC-Platform (城市车平台)、M-Platform (主流平台)、S-Platform (超级平台)三大平台,协同发力进军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覆盖微型、紧凑型及中型的全系列产品,以满足绿驰出行和绿驰分销在不同区域、不同客户群体对高性价比、中高端及高端产品,和不同层级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移动生活需求。
据了解,三大平台产品将与2019年陆续投放市场,其中CC-Platform (城市车平台) A00/A00+/A0-级纯电车型将推出3门2座及3门4座车型,并分别于2019年9月份和2019年12月份投产。而基于M-Platform (主流平台)打造并在上海发布的A级高性能SUV将于2019年10月份投产。
此前已在上海亮相、基于S-Platform (超级平台)打造的首款轿跑产品天王星轿跑,按规划将于2019年6月投产,并接受客户定制化生产。同时,S平台中的超级轿跑还将于2018年3月6日在日内瓦车展面向世界重磅亮相,除此之外,在今年绿驰汽车还将与国内知名车企合作,持续拓展联合品牌U能,并在2019年与绿驰汽车意大利都灵事业部合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在智能出行领域,绿驰汽车将构建起以绿驰汽车为核心的智能移动生态圈,其服务将涵盖车辆的购买、使用、保养维护、保险与驾驶管理、车辆出售与报废等五大阶段。而在在共享出行中,绿驰汽车会结合分时租赁、拼车、顺风车等共享出行模式,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用车服务为用户创造智能的社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