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BMW i3将引领三万多人跑过外滩。
上海马拉松即将刷爆朋友圈,BMW i3将作为领跑车引领三万跑者从外滩跑过南京路、静安寺,穿过徐汇滨江,最终抵达终点上海体育场。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人们不分男女老幼,一并投入这项“痛并快乐着”的运动?连续五年牵手上马的宝马,又为何对这项两条腿的枯燥活动不断投入,乐此不疲?
42公里那么长,他们为什么要跑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一个普通白领每天可以发送数以百计的电子邮件,然后收到来自隔壁工位或者世界另一端的回复。即时通讯工具让我们时时刻刻捆绑在手机上,在一天24小时里不断与世界、与其他人发生联系。距离也变得不再遥远,一场马拉松的距离,BMW i8仅需10分钟就能跑完(理论上)。
与这种日益虚拟、快速的生活相比,跑步和黑胶唱片、机械手表、线装书籍一样似乎都显得老旧而不合时宜。但随着消费的演化,以上这些正在再次兴起,并成为品质生活的代表。当生活慢下来,一种细致的体验才从中浮现,而这种“体验”才是现代中产阶级所追求的目标。
他们聆听黑胶的时候,播放的是生活的回味。
他们给机械手表上弦的时候,转动的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他们穿上跑鞋的时候,踏上的也不是家门口小公园的跑道,而是寻找自己的旅程。
这就是传说中的消费升级吗?
非也非也。
人们并非变得怀旧,老物件并不注定大卖。正如我们旅行不是为了坐飞机,现代的消费可以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消费升级让生活变得更精细,提供精神满足。人们购买让自己产生共鸣的东西,他们的消费代表自己的生活方式。
同样的,宝马提供BMW i3作为上海马拉松的引导车,也不是为了能跟非洲选手同框(虽然我相信有人确实以此为人生目标),而是因为宝马与那些跑马拉松的普通人感觉到了深刻的精神契合。
前方永无止境,所以永不止步。两条腿从骨头到皮肉,各个部位都痛过一轮,最后一步一步超越自我达成既定目标,完成对未知的探索,便会生成一种无所不能的幻觉以及发自内心的欢喜。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它越来越被人们喜欢和接受的原因,它已变成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并与宝马一直以来传递的运动精神和品牌理念不谋而合。
那四个轮子的驾驶乐趣怎么办?
宝马已经是各种运动项目支持活动中的熟面孔,不仅在奥运会上频频露面,而且在帆船、高尔夫等运动中都在积极支持赛事和运动员的发展。而马拉松是一种罕见的,让大众跑者能够与顶级选手同场竞技的运动项目,这让宝马的赛事赞助走到每一名业余跑者的身边,让普通人能够充分感受其品牌魅力和激情。
实际上,作为最具运动精神的汽车品牌,宝马一直跟体育运动有着不解之缘,无论是支持奥运还是赞助跑步、高尔夫、马术和帆船等体育赛事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驾驶乐趣到运动激情,宝马已经从“以产品为中心”,上升到“以客户为中心”,与每个人分享独特而难忘的体验。
时代在变,而抵达不变,忙不停歇的我们也对生活有了更多更深的追求和领悟。在这个过程中,宝马一直与追求速度、追求乐趣的人们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