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中央建起门面房,如此“?!钡奈ソǖ灼卧冢扛哐瓜呦陆ㄆ鸪盗炯觳庹?,区长称“边建边审批”是折中之举;已纳入拆违程序,但违建酒店仍照常开张,这背后又有怎样的“猫腻”?昨日,今年最后一场电视问政“问环境”专场,曝光众多违建屡禁不止的现象,将矛头对准了知法违法、执法违法的某些政府部门。
区长签字成“护身符”
马路中央建起门面房
【短片回放】
东西湖区吴北路是连通金山大道和吴中街的一条市政道路,今年8月19日,吴家山街道办事处发布施工通告称,将对吴北路进行路面改造。然而两个月后,附近居民发现,路面改造变成了就地盖房。
督察员在现场看到,马路中央建起了一排长约500米的门面房,每间约4平方米,总共有300多间,名为吴北路商贸街,而原本四车道宽的路面只剩下不足4米的单行道。
市场建设是否办理了规划审批手续?吴家山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出示了一份区政府会议纪要。他说:“这是由区政府来定的事情,这是我们区长的签字,把废弃的路做一个整改,有序经营。”东西湖区规划局工作人员则表示,吴北路是20米的规划路、市政道路,道路上不能批临时建筑,除非市城管局有特批,目前是没有。
11月底,督察员再次来到现场,发现门面房最前端的菜市场已经开业。商户告诉督察员,门面早已租完,市场经营方就是吴家山街街道办事处下属的一家市场管理公司。
【问政现场】
市民追问,区长签字的会议纪要,为何成了市政道路上违建的护身符?东西湖区区长刘子清承认,因为这条道路本是一条废弃的规划道路,附近乱搭建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政府才作出建市场的决定。他说是街道和相关部门没有落实政府决定,没有办好规划手续,就赶着建市场了。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鹤表示,用会议纪要代替国家法律,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现象?!昂谕凡蝗绾焱?,红头的不如口头的”,陈鹤说,就是指白纸黑字的法律规范效力不如红头文件,红头文件又不比领导的意志,政府官员应深入思考这一现象。另外,作为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能否办公司和实体?政府办实体有可能导致与民争利、腐败和滥用公权力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政府折中“边建边审批”
高压线下建车辆检测站
【短片回放】
今年10月,督察组接到举报称,江夏区阳光大道旁,一条城际铁路和500千伏高压走廊的夹角处,一占地上万平方的车辆检测站已建成封顶。督察员现场看到,该建筑群分为两个区域,一部分作为车辆检测站正投入使用,另一部分房屋则处于空置状态。检测站内一排两层楼的门面房离高压塔不足5米,旁边还有一座几乎是贴着高压塔建造的公厕。
江夏区规划局工作人员解释:“当时是市里督办的重点工程,限期要检查,但办证需要时间,领导们就说把东西报上来我们就签字,后续的手续再补,我们就把证办出来了,但是还没有发给他,因为手续根本都不完全。”
【问政现场】
上万平米的违建为何长期没有人管?江夏区区长王清华说,该项目建在农民就业基地内,服务失地农民就业需要。因为车检站建设时间很紧,审批所需时间较长,政府采取折中办法,让它先建,边建边补办手续。王清华赶紧补充:“现在建设施工许可工程已经办下来了?!?/p>
现场媒体代表质疑,检测站临近高压线,这一项目明显不符合规划要求,就因领导签字便发放规划许可证吗?东西湖管委会主任张文彤,此前曾担任过武汉规划局局长。他说,这显然属程序不合法??悸歉哐瓜弑;ば砸螅饫锊挥Ω米魑ㄉ栌玫?。
政府被指姑息迁就
违法建设扎堆农田
【短片回放】
今年11月,督察组接到举报,黄陂区三店村有人非法占用耕地大肆违建。督察员调查发现,三店村宋岗一路两侧卫星地图上显示全是农田,但现场建有大量厂房和门面,不少是服装生产、金属加工和炼油小作坊。厂房对面还有一个占地数万平米的水泥搅拌站,共有九个搅拌塔楼、六个堆放沙石原料的槽区。
督察员随后来到黄陂区规划局,根据该区控规导则图,厂房和搅拌站所在地属于规划中的绿化用地。经查询,厂房和门面房未经审批?;期榍ü苷靖涸鹑吮硎?,该搅拌站没有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而且尚未取得商品混凝土生产资质就已投产。
【问政现场】
市民代表询问黄陂区区长吴祖云:“扎堆违建,是否因为法不责众导致政府姑息迁就甚至默许?”吴祖云说:“我亲自去了现场,搅拌站是为机场二通道开辟的临时用地,30亩地辟了临时用地,但是用了50亩,多出的20亩已经拆了。第二个问题,三店村的大量厂房和门面,7年前曾是拆迁还建的临时点,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彼信担骸拔颐腔嵊醚艄庀碌墓娣督ㄉ枥慈〈鼓幌碌睦肺ソ?。”
主持人调侃,因为黄陂区土地多,反倒是工作难度大。现在新城区建设要发展快点,但按照土地转改的要求,集体土地转改要慢一点,作为区长,舍得发展慢慢来吗?现场观众就此举牌,观点不一。
(本文来源:楚天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