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2014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百强 华科武大上榜
2014-11-19 09:51:23 来源:亿房网

\

11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正式发布2014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百强排名”,这也是该排名自2011年问世以来第四次发布。清华大学(北京)连续四年蝉联榜首,陕西有四所大学上榜,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列第29位,较去年的第30位上升一名。
榜单中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以45.3分名列19名,武汉大学以43.2分位列26名。
   
在2013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百强名单中,陕西仅有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所高校上榜。与去年相比,今年陕西可谓收获颇丰,有西安 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所高校上榜。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列第29位,较去年上升一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列第95位,与去 年保持相同,西北大学列第66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列第90位。
  在排名前十位的大学中,清华大学(北京)第四年蝉联榜首,清华大学(新竹)和台湾大学分列二三位,香港科技大学则取代香港大学,继2012 年后重新回第四名,北京大学维持去年第五名位置不变。位列第六至第十名的分别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交通大学(新竹)、浙江大学。 排名显示,大陆地区、台湾、香港三地的高水平大学齐头并进,排名整体格局较之去年无太大变化。
  据了解,“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选择的对象是中国大陆地区、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校中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 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且面向两岸四地招生者。在大陆地区,研究人员以是否入选“211工程”作为标准来判断大学是否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 水平研究型大学为主要目标。作为大陆地区高水平大学的代表,“211工程”大学共有112所,涵盖了所有39所“985工程”大学,其中,面向台港澳招收 本科生的大学共92所,被作为大陆地区排名的对象。
    “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是反映大学师资队伍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与去年排名相比,该指标前九名仍然都是台湾的大学,比例均在90%以上,排名中其他港 台大学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也大多在80%以上,大陆地区只有清华大学(北京)和北京师范大学两所学校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超过80%。
    科研成果方面,大陆高校整体实力雄厚,而港台高校师均表现更好。清华大学(北京)的“顶尖论文”发表总量位列两岸四地大学首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 去年的第7名跃升至第3,大陆高校在前十名中占有8席;而“顶尖论文”师均数前十名中大陆高校仅占其3,清华大学(新竹)排名榜首。发表“国际论文”数量 最多的是浙江大学,前十名中有9所大学来自大陆。
    “科研经费”方面,总量前十名中大陆高校共有8所,其中清华大学(北京)以近40亿元的数额继续领跑两岸四地高校;但师均“科研经费”前十名中大陆仅3所。
    “办学经费”总量前十名中有8所高校来自大陆,较去年排名增加2所,清华大学(北京)以82亿人民币的数额雄踞榜首,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 大学、中山大学(广州)、武汉大学等进入指标前十的高校的“办学经费”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台湾地区办学经费总量最高的是台湾大学,但今年名次下降至第 12名;香港高校在生均“办学经费”方面延续往届优势,囊括该指标前五名,大陆地区有3所大学进入前十名,澳门和台湾地区生均经费最高的澳门大学和阳明大 学分别位于第13名和第15名
延伸阅读:汪忧草:“两岸四地大学百强排行”有点不靠谱
   
应该说,选择这133所大学虽有些主观成分,但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些大学的确是两岸四地最有影响力的大学。只是这个排名有几点做法值得商榷,恐怕这也使排名的权威性不能不打些折扣。
    一是,排名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质量和学校资源4大类13项指标的指标体系,其中有几个指标很成问题:校友获奖(权重10%)、教师获奖 (权重10%)、顶尖论文(权重10%)这三个指标要么指向诺奖(菲尔兹奖),要么只考虑《自然》与《科学》两个杂志,这本身似乎并不合理。
    我们注意到,国外几大有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都没有把诺奖与两大杂志作为单独指标,更没有让他们占到30%的权重。国外排行榜同时统计的期刊达到1200份以上,而不是单单考虑《自然》与《科学》两大学术期刊。
    二是,在上海交大排名中占到10%权重的《自然》与《科学》两本期刊上发表论文,也只统计研究论文(Article和Proceedings Paper),并对不同作者单位排序赋予不同的权重,通讯作者单位的权重为100%,第一作者单位的权重为50%,下一个作者单位的权重为25%,其它作 者单位的权重为10%,诸如此类。这样的做法也很另类,似乎也经不住推敲。
    有意思的是,从2003年上海交大推出“学术排行榜”以来,这些年一直有人对这一排名所使用的方法提出质疑。有人曾质疑说,按照上海交大所使用的方法根本没法从原始材料里得出排行榜里的数据。也曾有人表示,上海交大所使用的很多数据都不合适,所用标准不够科学,等等。只是这些年过去了,这个榜单也是 年复一年发布出来,排名方法却不见改进,彷佛对外界的批评充耳不闻,也不像国外的排行榜每年都对排行方法做出不少更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