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的李勇单手给母猪打防预针 段柳娅摄
身残志坚的李勇利用科学方法养仔猪 段柳娅摄
身残志坚的李勇打扫猪栏 段柳娅摄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谭百康 段柳娅)“今天,我站在台上发言,是党和政府给了我帮助;是省铁投集团驻村工作队、县质监局和镇人社中心对我的支持;是扶贫政策给了我机遇;是自己的劳动和脱贫致富精神给自己创造了财富!我很骄傲地说,我脱贫,我光荣!”这是黄冈市英山县杨柳湾镇东夹铺村四组的残疾农民李勇,2017年在杨柳镇开展的“我脱贫 我光荣”活动中的年终表彰会上,代表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头人发言中说的肺腑之言。
李勇,今年50岁,家住黄冈市英山县杨柳湾镇东夹铺村四组。李勇走过的脱贫致富之路,可以说是历尽艰辛,感慨万千。他家现有五口人,2011年因创办免烧砖厂,在一次劳动中意外致残;父亲李友连那年已87岁,常年患病,神智不清;妻子佘春芳和他同年,患有类风湿病,需常年吃药;大女儿李茫茫26岁,已出嫁,小女儿李子柔20岁,现就读于鄂州职业大学。由于市场制约因素,创办的免烧砖厂于2011年底倒闭;加之他手落下残疾后,不能外出务工,小女儿又正在上学需要用钱,当时他一家的生活陷于极其贫困之中。
面对生活的压力,他一度绝望,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彷徨中的他苦苦地思索着良策。恰在这时,党中央精准扶贫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他,被村民评上贫困户,成为国家精准扶贫对象。当时他就想:“我一个残疾人,只能借助国家的政策发家致富,不能成为国家的包袱?!庇谑?,便与妻子商议,决定创办养猪场。
万事开头难。为了节约成本,自己建猪圈。圈舍是他们夫妻俩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每一面墙都是自己用水泥和砖做出来的。就这样,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算把猪圈全部建成。
起初一两年,生猪市场并不是很景气,辛辛苦苦建起的圈舍,没能给我们带来效益,还让整个家庭变得更加拮据?!笆竿纺钢砻刻於家远?,自己种的粮食远远不够,又无钱买饲料,那时候每头猪喂出栏还不够成本?!?br />
一直坚持到2015年,在省铁投集团驻村工作队、县质监局和镇人社中心大力的支持下,给他送技术、送资金,镇社保中心还给他解决了5万元的创业贷款,养猪事业才得以发展壮大。2016年,他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出售仔猪260头,平均每头售价900元,纯收入15万元,家庭正式告别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读高职的小女儿也得到了国家雨露计划的资助,圆了女儿的大学梦。
春回大地人心暖,党徽闪光在村寨。杨柳湾镇各村都进驻了帮扶单位党组织以及广大党员干部进村攀穷亲,进行对接帮扶。正是帮扶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村后。让像李勇这样一批贫困户普遍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在精神上和思想上先脱贫,主动配合党和政府用好政策,自己动手,主动作为,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