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英国首相访汉首站为何到武大?原来他们还有这些渊源……
2018-01-31 22:19:00 来源:荆楚网

  1月31日上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访华之旅从武汉大学开启。

  作为一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异军突起,开始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的新兴名校,国立武汉大学与当时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之一的英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武大狮子山顶的老图书馆(校史馆)——特蕾莎·梅到访之处,该校校史研究专家吴骁花一周时间梳理了这段独特的历史渊源,以下是他文章的编?。?/p>

  武大1928:留英“海归”全面执掌校政

  武汉大学的前身——北洋政府教育部于1913年创办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学校聘请了第一位从英国留学归来的教师——爱丁堡大学历史学硕士张健。

  此后,1925年1月,曾先后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和伯明翰大学、并毕业于伯明翰大学冶金研究科的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石瑛来校就职,成为武汉大学历史上第一位留英出身的校长。

  随后,石瑛又聘李四光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地质学硕士)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理工院院长,而学校也于当年4月正式改名为国立武昌大学。尽管石瑛和李四光在校任职均不满一年便先后离去,但至少也在武汉大学的历史上首开留英学人执掌校政之先河。

  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正式组建并确定校名,北大校友如王世杰、王星拱、周鲠生、皮宗石、陈源等人“空降”这里。这批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校友,基本上都有过一段共同的人生经历,那就是曾经留学英国,如果再加上其他一些在武大担任各种要职的非北大出身的留英学人,完全可以断言,在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的筹建过程中,众多留英“海归”人士占据了主导地位。

  1928年6月13日,蔡元培正式任命了9位国立武汉大学筹备委员,其中就有5人曾留学英国——王世杰、任凯南均为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士,李四光为伯明翰大学地质学硕士,周鲠生为爱丁堡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黄建中则曾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随后,王世杰提出辞职,蔡元培又改派王星拱为筹备委员,其亦为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化学硕士。

  国立武汉大学时期的绝大多数校务负责人均有留学英国的经历,至于广大教职员中的留英人士,那更是不胜枚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来校任教的武大文学院外国文学系教授袁昌英,曾于1921年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成为第一位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的中国女性,对此,路透社还专门发了电讯稿,《泰晤士报》也刊登了这则报道。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部分中国留学生在法国巴黎的合影,其中王世杰、周鲠生、皮宗石、杨端六等人均曾留学英国,且后来均为国立武汉大学建校早期的重要教职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