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前接受媒体采访 章晟 摄
捐献前身体检查 章晟 摄
正在进行捐献 章晟 摄
荆楚网消息(记者陈泉 通讯员章晟)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2月5日上午,十堰市现龄29岁的郑斌(化名)在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随后这生命的“种子”将会在万里之外的一名德国患者的体内延续。郑斌的捐髓,架起了一带一路友好往来的桥梁,增进了中华骨髓库与一带一路沿线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据了解,自1989年湖北省红十字会与德国巴伐利亚自由州红十字会建立友好关系以来,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在救灾备灾建设、卫生救护培训和自然灾害援助方面,巴伐利亚自由州红十字会给予了湖北大力支持,为巴伐利亚自由州与湖北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
据悉,2008年湖北省红十字会带领红十字青少年骨干赴德国巴伐利亚自由州红会开展国际交流活动,2014年湖北省红十字会赴德国巴州红会就红十字青少年、应急救援和居家养老等方面工作进行了交流访问。
据了解,这是中华骨髓库成立以来,十堰首例与境外患者配型成功。采集成功后,郑斌将成为全省境外捐献的第14例,给德国捐献的第3例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
郑斌,出生于湖北十堰,现为十堰市人民医院假肢科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同事和领导眼中,他工作勤勤恳恳,还热心公益。在2015年十堰市红十字会联合中心血站开展的无偿捐献献血及采集干细胞的活动中,郑斌义无反顾的参与进来,并于同年6月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7年11月7日,中华骨髓库检索得出,德国一名白血病患者与郑斌骨髓配型相合。在接到知配型成功的电话时,郑斌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我当时很开心,感觉自己很幸运,能救一条生命。”一开始家人极力反对,但郑斌多次做工作,讲解捐献的具体过程,最终争得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11月13日,郑斌造血干细胞的高分辨配型成功,12月18日他又接受了全面的体检。
2018年1月31日郑斌在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进行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开始为期5天的动员剂注射。
据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红祥介绍,注射动员剂期间,捐献者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提取干细胞时,医院将在捐献者胳膊插入输液管提取血液,并将血液中的干细胞提取,剩余血液再输回捐献者体内。提取干细胞后,捐献者不适的感觉很快就能恢复,对身体不会造成伤害。
2018年2月5日,郑斌接受干细胞提取。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相关负责人表示,造血干细胞在采集之后越快输送到患者体内治疗效果越好,国际惯例必须在24小时内输送到患者体内。实际操作上,首先按照患者的治疗情况确定采集时间,外方代表提前一天到达中国的医院,采集过程中办理交接手续,采集完后立即填写相关指标,将采好的造血干细胞带走。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挽救血液病患者,也给无数即将破碎的家庭带去新的希望,在全社会引领了一种新型的捐献助人的社会风尚,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2012年,中华骨髓库成为世界骨髓库的正式成员,与世界联系日趋紧密,服务于全球血液病患者。随着涉外捐献工作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华骨髓库参与国际交往频繁,加深了与多国骨髓库的情谊,日益成为我国人道外交的重要途径,助力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人的一生总是要做些有意义的事?!闭潜终庖黄铀氐男拍?,让郑斌帮助别人成了一种习惯。此次,他用自己的言行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道德标杆。期待越来越多的人都有如此的境界,敢于践行承诺、默默奉献爱心。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据了解,湖北省迄今为止有9.5万人加入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成功捐献率一直排在全国前列。此次郑斌是十堰市第9例捐献者,愿我们身边能有更多的郑斌这样的爱心人士,传递生命“火种”,书写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