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郑时民正躺在病床上捐献造血干细胞
湖北日报讯(记者杨麟、实习生张心语、通讯员章晟)2月5日上午,寒风凛冽,武汉中心医院博爱楼5楼造血干细胞捐献室里却暖意融融。为了拯救大洋彼岸素不相识的德国白血病患者,29岁的十堰假肢技师郑时民历时近5个小时,成功捐献出245毫升造血干细胞。
由于德国患者是一名中年女性,捐献完成后,医生告诉小郑,6日上午,他还需要再进行一次造血干细胞采集。虽然经历长时间采集,身体疲惫,但热心的郑时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救人要紧!”
郑时民是十堰市一家假肢医疗器械公司技师,他每天的工作,是在十堰市人民医院协助医生为骨折患者安装假肢等矫形器,尽量减轻患者疼痛,帮助他们早日康复。两年来,他帮助了约4000余名骨折患者。
2015年端午节,郑时民在参加街头无偿献血活动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7年11月7日,郑时民接到十堰市红十字会通知,德国一名白血病患者与他配型成功,希望他能捐髓救人。
“与德国患者配型成功,太不可思议!”但郑时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当他把消息告诉父母时,却遭全家人反对。
2017年9月,郑时民刚做了一场胃肠手术。父母担心捐髓会影响儿子的健康。郑时民找到十堰市太和医院心外科医生的表哥,一起成功说服了父母。
造血干细胞在采集之后,越快输送到患者体内,效果越好,按国际惯例必须在24小时内输送到患者体内。据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负责人介绍,6日晚,德国代表将会携带郑时民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返回德国,植入正苦苦等待“生命种子”的患者体内。
据悉,郑时民是我省第14名跨国捐髓志愿者,2010年张宝为韩国白血病患者捐髓,成为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第一例跨国捐髓志愿者。随后,我省先后涌现了襄阳爱心小伙梁啸和华师女生闫瑞等14例跨国造血干细胞捐献。
图为:郑时民接受媒体采访
图为:骨髓库工作人员为郑时民颁发捐献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