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舆情聚焦:三大失误让郑州“城管撤梯”事件横生波折
2018-02-09 18:03:00 来源:荆楚网

“郑州城管撤梯”事发现?。ㄗ柿贤计?/p>

荆楚网消息(记者卢霜、实习生万青)1月23日,郑州航空港区一名广告牌安装工人在执法人员将施工用的梯子带走后,从三楼顶部顺着绳索滑下楼时不慎坠亡。最终,死者家属获赔123万元人民币,管所在郑州市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赔偿70万元,安装广告牌的公司鑫港校车服务有限公司赔偿10万元,承接广告牌的文印店湘新图文广告赔偿43万元。但此事先后却多有波折,其中教训值得总结。

事件中的一波三折

1、首次回应引争议。据媒体报道,1月26日涉事执法局对此回应称,对涉事责任人进行了免职或停职处理,对执法局相关当事人,以涉嫌玩忽职守采取控制措施。同时,郑州市公安局称,警方将违规设置广告牌并涉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企业负责人刑拘,被刑拘人员系湘鑫图文广告店负责人刘某。在普遍认为是城管才是直接责任人等舆论情绪下,该处置手法被舆论质疑为避重就轻,更何况在网民看来,文印店老板虽然未审查委托人的广告安装请求,涉嫌违规,也未给高空作业的工人做好周全的安全防护,应担负一定责任,但不存在主观故意,城管才应该负主要责任。对此,1月29日,郑州市委宣传部二次回应,称免去相关涉事城管执法人员的职务,并以涉嫌玩忽职守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将严格依法依规查清事实,严肃处理。

2、强调死者责任引爆质疑。2月1日,负责此次事故处置协调工作的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党政办副主任李自强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执法人员撤梯前等待超40分钟,因有其他执法任务离开,且履行过告知义务,执法人员有玩忽职守的过失,已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李自强还表示,该事件的责任不止一方,下楼的方式有很多,死者本人也应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光明网对此评论称,“撤梯不是想摔死人,这个回应很经典”,有评论质疑“郑州官员回应城管抽梯案:死者30岁应该有安全和危险意识,我想问执法者抽梯子时可有安全与危险意识?”北京时间评论称,该回应“是搞错了自身定位”,评论称“李副主任不如少想死者责任,多考量一下执法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人性化的问题,至于具体案件的处理,如果是想维护执法人员的合法权利,也应该多从事实从证据层面入手”。

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党政办副主任李自强接受记者采访(图片来源于网络)

3、次生舆情导致事件扩大化。2月1日的这次回应,不仅引爆了各方对其回应有“甩锅”之嫌的质疑,更引发了次生舆情。在采访中,发言人李自强一边抽着烟,一边回应记者,而在其身后的白色墙壁上却贴着“禁止吸烟”的标识。这被媒体解读为,“这样一个烟雾缭绕的‘答记者问’,本身既是问题,也反映了问题:有这样的管理者、‘新闻发言人”’,有任性抽梯的基层执法人员也就不足为怪了”。且面对记者采访,出现了多次“我没去现场、我不是本人、不清楚”式的回应,让媒体产生了有关方面是否真的进行了细致调查的疑问,对官方承诺的“以事实依据层面入手”产生了质疑。同时,他还猜测称“楼顶建有通道”,但后来媒体调查发现,该说法并无事实依据。

横生波折为何因?

1、解释不清被误解。在舆论观点普遍认为工人坠亡跟城管挪走扶梯直接相关的情况下,一方面,对于官方回应中称城管“涉嫌玩忽职守”产生误解,以为这不过是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象征性处罚。殊不知,根据法律有关规定,“造成死亡1人以上”已达到玩忽职守罪立案标准,不太可能止于行政处理。这显然没有对网民群体的普法水平状况有充分客观的认知,导致了信息回应效果不彰,产生了舆论误解。另一方面,对文印店老板被“涉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企业负责人刑拘”,舆论认为文印店老板也许存在一定责任,但罪不致刑拘。两者叠加,容易被舆论误读为官方包庇城管执法人员。

2、舆情生态不熟。此事中,还有两方面因素引爆了舆论质疑,一是2月1日,官方回应中表示“我坚定地相信,他撤走梯子不是想要摔死这个人?!辈⑶仪康鞲檬录脑鹑尾恢挂环剑葡侣サ姆绞接泻芏?,“30岁了,应该有安全和危险意识”。二是在采访中,发言人一边抽着烟一边回应,但其身后墙壁却贴着“禁止吸烟”的标识。这体现了有关新闻发言部门和人员对当下舆情生态缺乏准确评估。一方面,其缺乏舆情?;馐?,舆情隐患排查意识不足,于是才会出现在“禁止吸烟”标志下当着媒体吸烟的行为。另一方面,对舆论生态认识也不足,相关人员似乎不知道当下网络舆论对政府部门——尤其是城管——存在刻板印象,对此,谨言慎行才是正解。而在类似事件中,即便积极认错、惩处责任人,网络舆论都不一定买账,会被吐槽官方处罚过轻、息事宁人等,更何况此次郑州相关方面回应强调了死者责任,这必然会被认为是逃避推诿推诿。此外,在回应中,还出现个人猜测,称“楼顶建有通道”,而出现多次“不清楚”式的回应,消解了官方说法的权威性。

3、回应方式有待改进。郑州城管方多次回应反而火上浇油,但一篇来自央视的采访报道却在回应方面做了正确示范。该篇报道呈现了多方说法,不仅采访了文印店老板,还采访了事发现场人员、涉事城管方、警方等,多方说法的呈现,有利于让网络舆论自行分析推理,得出客观的判断。同时,针对当下舆论的争论焦点,也就是针对此事中责任如何认定的问题,央视该报道采访了法律界的专家,专家对此一一进行了解答。如针对城管不规范的执法行为造成的后果要承担的责任,专家称,可能会涉及滥用职权犯罪,滥用职权如果是造成一人死亡或者是三人以上重伤或30万元的财产损失要追究刑事责任。针对校车公司和文印店老板由于没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导致了人身伤亡的责任,则涉及到责任事故的认定。

同时,专家认为城管严格执法并不意味着专横、武断,乃至滥用权力,在执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遵循必要的法定程序,包括比如说做出决定,作出决定之后,要求当事人去进行整改,当事人在整改的过程当中,就没有必要再采取下一步的行动。并指出郑州城管的行为非常专横、简单粗暴,完全没有估计梯子撤走了当事人怎么下来,城管执法应执法规范化。相关报道从法律的角度解释了舆论疑问,也从情理上对舆论情绪进行了肯定和疏导,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