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雷巍巍通讯员王剑程贞贞
2月8日,黄石市西塞山区十五冶社区,普通的二室一厅。
在封闭阳台的一角,76岁的廖业斌打开柜门,27年的账本一一展现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面前。从1991年开始,他为家庭记账,账本用了17个?!?010年1月1日,莴笋3元,芥菜2.5元,冬瓜2.3元,荸荠5元,画纸5元,修自行车8元。一共25.8元?!逼渲?,“卖废纸31元”特别用红笔标出。“红字代表收入?!绷我当蠼樯埽盍魉?,收支两条线,一清二楚。
不止密密麻麻的数字,生活的点滴镶嵌其间。“1991年8月,奖励外孙1元”“2007年1月,到江北为某某卖房一事坐汽车2元……”打开每个账本,廖业斌如数家珍。当天发生了哪些事历历在目,满满都是回忆?!?991年10月,支出169.9元;1997年1月,支出500.6元;2007年1月,支出729.8元;2016年9月,支出1347.4元。”
翻看账本,廖家支出呈现一条明显攀升的曲线?!笆杖朐黾恿?,消费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廖业斌感慨,1958年,他到中国第十五冶金建设公司当学徒工,每月工资只有13.5元,3个月攒了5块钱寄回家;上世纪90年代,工资涨到300多元;1998年,他退休时工资880元;最近五年,收入翻了番,超过3000元。
工资在涨,账本上的花样也多了。廖业斌的印象里,以前消费就是买米买菜,只为填饱肚子;如今,牛奶水果占了大头,家人更注重养生。“原来就那么两三样,现在购物十件八件不重样,可供挑选的商品太多了?!?/p>
不仅花样多了,翻新的速度也快了。从座机电话费到手机充值,从黑白电视到大彩电,还有电视费、热水器、水电气费、电脑、打印机、宽带……近几年来,一项项新的支出都出现在账本上?!翱寤ò嗣?,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绷我当笮Τ?,电脑打印、手机聊天,这些“高科技”他统统掌握。最近,他还出了两本“回忆录”。
“有人说记账是抠门?!绷我当蟛灰晕弧K肟嫘Φ厮?,记账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图名,钱用到哪儿去了,看账本一目了然,“不背黑锅”;二是生活有计划,每月生活费提出来放一边,闲钱拿来理财,有额外收入;三是家庭更和谐,记账后,他从未跟老伴因为钱红过脸。
泛黄的老账本,已成为教育后代的活教材。时不时地,廖业斌会拿出账本,“给孩子们上上课”。
“好日子就是这样一代一代过出来的。”廖业斌颇感欣慰,两个女儿孝敬老人,生活有计划,传承了勤俭节约的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