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民政工作会议
原标题:武汉今年城乡低保将提标8%以上,新建28家幸福食堂
楚天都市报3月6日讯3月6日下午,武汉市召开民政工作会议,列出了多项2018年民政工作要点。其中,建设75家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50家养老服务网点、65家农村互助照料中心,238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服务点,实施150个公益微项目等。
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武汉市推广“互联网+居家养老”,试点推进并探索形成“社区嵌入式、中心辐射式、统分结合式”等发展模式。创建老年宜居社区200个,办理老年证近18万张,发放高龄津贴近3亿元,成功实施老年证办理和高龄津贴发放网上帮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的救助和供养标准增幅达到31.45%。培育新增社会组织322个,市级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建工作覆盖率达到100%。为复退军人排忧解难9300余件,有序接待群众扫墓760万人次,依法办理婚姻登记14万余对。民政权力事项“三办”推进率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城乡低保提标综合幅度8%以上
全市民政工作发展将在2018年继续提速。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民政工作将不断完善救助保障、养老服务、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为军服务等五个体系,坚持法定量化调整,确保城乡低保提标综合幅度8%以上,确保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城镇低保标准的80%,确保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和40%以上,确保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达到城市低保标准的2倍,确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达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80%。
建设28家“幸福食堂”
全面实施“互联网+居家养老”行动计划,建设50家社区嵌入式、中心辐射式养老服务网点和28家“幸福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远程照护等服务,逐步完善“互联网+”养老服务机制。新建300个老年宜居社区,新建农村互助照料中心65家、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服务点238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75家,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深入开展“社区治理创新助力计划”,实施150个“公益微项目”,重点打造30个品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今年武汉市民政部门还将组织100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示范村。研究制定公墓使用期届满管理办法,推动实施基本殡葬服务普惠制。创建婚姻登记微信预约平台,提高婚姻登记服务水平。
你在消费中遇到过烦心事吗?我们帮你维权!
从今天开始,大楚网联合楚天都市报推出“楚天关注315”栏目,发起维权征集令。如果你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受过虚假宣传的“忽悠”、售后维权无门,欢迎向大楚网提供线索,我们将第一时间跟进,揭秘商家陷阱,协助消费者解决纠纷,最大程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维权入口:
方法1:点此链接>>>>,进入页面留言。
方法2:关注腾讯大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achuwang),点击菜单栏—“楚天关注315”,进入页面留言。
责编:祁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