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追风筝的75岁老人王三德:痴迷一追就是50多年
楚天都市报3月28日讯(通讯员李蓓)拇指大小的蜻蜓风筝能飞上天,树叶也能变身纸鸢随风而舞,这些都出自武汉75岁王三德老人之手。这位追风筝的老者,一追就是50多年。
绢、布、塑料、绸、树叶等材料上都能打印图案,制作成风筝飞上天,“打印机就用坏了18台?!蓖跞露约钦咚?,当然有些需要特殊处理,比如树叶需要添加化学试剂用水煮。
春风伴舞纸鸢。热心的王爹爹正忙着到多个学校教学生们制作风筝,上周,他就给一群爱好风筝的小学生们上了生动一课:展示红色塑料袋制成的软体四线运动风筝,通过18根线来控制风筝上下左右翻飞,设计了两个多月,不断做减法,从100多根线减少到18根控制,让孩子们真切感受风筝所承载的深邃文化。
半个月前,他在武汉中心医院住院时,护士们细致悉心的护理打动他,出院时他手把手教内分泌科的护士们做小风筝:“无纺布上打印了图案,要注意在无纺布上抹一层明矾,防止画面晕开……竹子要斜着破口……”
30多年前的孙悟空风筝如今也能飞上天?!吧史岣?,当时没打印机,用毛笔在丝绸上一笔一划而成?!蓖醯涣匙院?。
要说走上追风筝的路,源自王爹爹爱好国画,喜欢设计不同图案的风筝,后来1990年亚运会时学做花灯,让他对骨架有了全新的认识,“风筝和花灯的骨架,很多原理是相通的。”王爹爹笑着说,就这样钻进去了,深深陷入风筝之中无法自拔。
50多年实践所获的宝贵经验,王爹爹想通过办展览、出版一本书来与大家分享,一切正在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