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一向对“热”情有独钟:饭要趁热吃,水要趁热喝?!岸嗪热人狈路鹁痛砹硕源鹑俗詈玫墓匦摹H欢罱囊幌钛芯砍?,长期喝太热的饮料(65℃及以上)可能会增加人体罹患食管癌的风险,而与饮料本身的类型关联不大。那么,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呢?今天就和大家来详细地聊一聊。
一、热饮到底能不能增加癌症风险?
当我们喝热饮或吃热的食物时,65℃高温足以对上消化道造成慢性损伤,引发食管粘膜炎症,促进活性氮生成,合成亚硝胺,从而诱发食管癌。对于喜欢喝热茶的人,茶中的鞣质会在高温受损的部位沉积,刺激受伤的上皮细胞组织,使慢性溃疡经久不愈,从而导致癌变。
此外,长时间食用烫食还有可能引起食道裂孔疝,即高温使食管裂孔扩大,腹腔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裂孔进入胸腔的一种疾病。
二、多少温度食用是安全的?
口腔和食道表面黏膜的温度在36.5~37.2℃。专家建议,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40℃左右,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在50~60℃左右,超过65℃便足以烫伤粘膜。
那么,如何判断超过65℃?火锅汤高达120℃,刚沏的茶水温度在80~90℃,刚出锅的饺子、面条温度约70~80℃,65℃的水只能抿一口。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65℃以上大致什么感觉了吧,总之一个字:烫。人体体温约37℃,因此40℃较温热。
三、如何预防食管癌的发生?
1、少喝热饮。建议将烫食和热饮放置几分钟,待感觉温热后再食用。
2、戒烟戒酒。研究表明吸烟和饮酒是增加食管癌患病风险的两个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戒烟戒酒,减少对食道的刺激。
3、减少亚硝胺及亚硝酸盐的摄入。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尤其是腌制或熏制的肉类、咸菜、酸菜等,因此要合理控制腌制食物的食用量。
4、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适量补充维生素C能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天刷牙,保证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