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鄂州市连续发生冒充“公检法” 警方提醒市民“三只要”防骗
2018-04-13 23:55:00 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时海)今年3月中旬以来,鄂州市连续发生冒充“公检法”人员进行电信诈骗案件,社会影响恶劣。经过警方初步侦查,确定这批案件的犯罪窝点位于台湾,犯罪嫌疑人其主要作案方式为利用网上招聘兼职等方式,在境外组织建立诈骗窝点,利用非法获取的大量大陆公民个人信息,通过网络改号假冒“公检法”工作人员来电,并以伪造“通缉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进行心理恐吓,进而实施诈骗。诈骗团伙分工明确,采取公司化运作,不仅有精心编写的诈骗“剧本”,还精心设计了“三线联动”的诈骗形式。

据警方介绍,该诈骗组织实施诈骗的步骤为:第一步,一线诈骗分子假冒“公安机关”民警,称受害人身份信息被人盗用涉及刑事案件,并告知受害人“涉案地区”的公安机关某单位的报警电话。诈骗团伙使用改号软件假冒的正是公安机关的报警电话,让受害人“查询真伪”后更容易信以为真。第二步,二线诈骗分子假冒“公检法机关”通过网络改号后的向受害人发送精准信息的“逮捕令”“通缉令”,使受害人转移怀疑点,并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感,迫使受害人产生如何解决问题的念头。第三步,诈骗分子专门负责与受害人保持长时间通话,引导受害人进行各大银行卡及网上银行转账,谎称“证明受害者的资金流水线是否清白”提示受害人转账过程中不要告诉任何人等理由,直至完成诈骗。

警方提醒:牢记“三只要”防诈骗

一旦受害人跟着对方的步骤走,认为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他人非法获取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极力想证明自己的清白,那就掉入了骗子的陷阱!”办案民警介绍,一些受害人为了证明自己清白,积极配合所谓“审查”。比如,让你登录某某网站,输入你的身份证号,一张假的“通缉令”就会呈现你眼前,让你深信不疑。

“当你被告知卷入了某起案件,对方说帮你转接到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的时候,一定要切记,所有的公司企业都无法把电话转接到这些部门。只要记住这一点,骗子的“剧本”也就到此结束了。

在电话中只要提到转接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都是骗子;只要提到安全账户、国家账户都是骗子;只要提到转账都是骗子。同时,群众对于陌生来电要保持警惕,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

鄂州市公安局刑侦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压严打态势,坚决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