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龙泉村(龙泉村供图)
荆楚网消息(记者 刘建维)4月17日,“全国网络媒体德阳行采风团”走进什邡龙门山脚下的“?;ü取薄?,领略当地红色引领新农村发展建设的新风貌。
湔氐镇龙泉村因“?;ü取倍琶?,从沿山公路长达3公里的樱花带,到村民院前屋后,再纵深到山里老百姓田间地头,樱桃树几乎遍布全村。进入龙泉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乡村风光画。绿树村边合,花草罗堂前,干净的街道在村里延伸,村民坐在?;ㄊ飨铝淖盘欤簿永忠档男屡┐迳罹跋笕眯矶嗲袄吹亩际腥肆髁?。
这一切都归功于龙泉村党支部对于乡村振兴的红色引领。龙泉村以产村相融、农旅互动为主线,打造德阳范围内独一无二“?;ü取薄?/p>
龙泉村一角。刘建维 摄
图为:龙泉村一角,家家户户门前门后都被绿植围绕着。刘建维 摄
党建支部引领 强化帮扶机制
龙泉村位于什邡西北部的龙门山脚下,依托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龙泉村共建了7个集中居住点。
经过十年重建发展,龙泉村一次次地交出了傲人的成绩单。2013年,龙泉村被省文明办授予“四川省文明村”称号;2014年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548元,位列全镇第一、全市前列。
在如此成绩前,坚强的组织保障,尤以出色的党建工作做后盾,其中的“党员及村组干部帮扶制度”更是赢得了好口碑。
“这个制度就是一个互助式平台,也是什邡市开展的‘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的具体体现,旨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关爱帮扶困难党员?!绷宓持Р扛涸鹑怂?,主要帮助本村因生活困难、疾病住院、死亡等,按比例给予适当帮扶补贴的党员。因为该制度在实施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后来又在2015年成立了邻里乡亲互助会,延伸到每一个普通村民。
从一个帮扶制度发展而来的互助会成为党员、村组干部、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并成为党群、干群关系的连接纽带。有了互助会,龙泉村打造幸福美丽和谐新村的步子迈得更大。有了互助会,龙泉村各项事业遍地开花,尤其党建工作特别突出。去年,龙泉村党支部被德阳市委组织部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并成为共产党员示范单位和团队。
如今,在龙泉村的示范带动下,湔氐镇其他各村(社区)已经或正在着手设立帮扶制度或互助会,全镇党员、干部、村民,甚至镇域部分企业纷纷募捐,形成一股爱的浪潮。
图为龙泉村一角。刘建维 摄。
以花为媒,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灾后重建以来,全村农房和基础配套设施得到大幅提升,一幢幢川西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美如画卷。乘着什邡大力发展沿山旅游的东风,2013年,原以黄背木耳为主要产业的龙泉村决心打造以“花、果”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区,着力实现从传统农业村向一三产互动的新型旅游乡村转型。
“重建后,老百姓搬进新房,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下一步如何发展适合本地的产业,让村民增收致富,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讨论?!绷宓持Р渴榧橇醺栈?。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为载体,近两年全省新农村建设迈入了新的阶段,“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相融”的理念在龙泉村掀起波澜?!霸诟骷兜耐贫?,我们与老百姓反复商讨、反复论证,在桃、李、樱花(桃)、葡萄等众多亦观花亦摘果的花果品种中敲定了?;?。”
2013年底,龙泉村依托沿山以点、线、面为主,整体打造“?;ü取?。在沿山路这条“线”上发展了3公里的?;ǔだ?,集中“点”上,院前院后和空地上都种上了?;ā⒂L液拖驶?,在以11至15组聚居点为核心的四周“面”上,种植?;ê陀L?00余亩、核桃800余亩。同时重点建设农房风貌提升、旅游配套设施及环境整治,经过几年的种植,目前已初具规模,每年三月樱花盛开,游人如织,现已成为川西赏花旅游的又一新景点。
自2017年来,龙泉村以“?;ā蔽剑?月初至4月中旬举行?;ń冢傩懈髦址岣痪实幕疃舜罅康牡钡厝褐?、什邡市民及外地游客前来赏樱,如文艺演出、滑翔伞表演、趣味玩乐汇、瑜珈表演、广场舞大赛、川剧座唱、醉美?;ㄉ阌按笕?。同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全体村民参与经营创业增收。
“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1000多元?!备么甯涸鹑私樯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