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次试点!湖北这8家三甲医院可自主评职称
4月18日,湖北省人社厅发布,湖北省职改办在省妇幼保健院、省中医院、省肿瘤医院、鄂东医疗集团、襄阳市中心医院、宜昌市中心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等8家医疗单位试点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工作。这是湖北省首次在三甲医院试点开展职称自主评审。
本次试点工作首次探索分类评价,将卫生系列分为临床型和科研型。自主评审范围为本单位在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医、药、护、技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从事医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主要从事临床工作的人才,重点考察其临床医疗医技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对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才,重点考察其创新能力业绩,突出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
在医疗单位试点开展职称自主评审,用人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探索临床评价和科研评价的新模式;用人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不低于省级标准的单位评价标准,合理设置量化评价要素及量化评分标准。评价更加注重临床实践、医疗安全以及动手能力,强化临床导向。
医疗单位试点开展职称自主评审时,可以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引入国际上更加先进的评价体系,对临床医师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价,也可以引入社会评价。且评审不限时间、不限评次,由单位自主掌握,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医疗卫生人才分类评价,更贴近临床一线
据了解,本次试点工作将探索卫生人才分类评价,将卫生系列分为临床型和科研型。
自主评审范围为:本单位在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医、药、护、技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从事医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
对主要从事临床工作的人才,重点考察其临床医疗医技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对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才,重点考察其创新能力业绩,突出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
医院编外人员也将纳入职称自主评审范畴,比照同类人员,由单位统筹考虑。
用人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探索临床评价和科研评价的新模式;用人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不低于省级标准的单位评价标准,合理设置量化评价要素及量化评分标准。
评价将更加注重临床实践、医疗安全以及动手能力,强化临床导向。
评价方式更灵活多样,探索破除“评”“聘”矛盾
省人社厅职称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试点医疗单位可以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自主确定是否将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评价要素。同时,可以引入国际上更加先进的评价体系。评审不限时间、不限评次,由试点单位自主掌握,更加灵活。
职称评审中长期存在“评聘不对等”现象。此次在医疗单位试点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将使医疗单位岗位更加从医院发展的实际出发,把空缺岗位数更多用于临床一线。
还将实行竞岗聘任,强化聘期考核,防止出现“一评享终身”“一聘享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