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鄂电铁军援埃侧记:为“东非屋脊”送去光明
2018-04-21 08:27: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通讯员 梁晶晶 黎金勇 时雨欣

非洲,人文生态原始、景致神秘,令旅游者心驰神往。

不过,对于国网湖北电力检修公司总工程师严利雄和他的援埃队友们来说,在非洲东北部埃塞俄比亚度过的日日夜夜非比寻常,终生难忘。

埃塞俄比亚平均海拔近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该国的复兴大坝水电站送出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目前在海外竣工的规模最大的输变电工程,也是目前东部非洲线路最长、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示范工程。大坝输出经过Dedesa、Holeta两座变电站(简称D站、H站),其中H站是世界规模最大的500kV变电站,工程包括上千公里的线路。该工程对改善埃塞俄比亚电网结构、解决其首都地区电力供应紧张问题将发挥显著作用。

2017年底,国家电网湖北电力公司45名专业技术人员分4批次踏上了援助、帮扶之路,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验收、调试、送电工作,为东非屋脊带来光明。

风险?;缬八嫘?/p>

近年来,埃塞俄比亚社会动荡不安。今年2月,埃塞俄比亚总理辞职,当地社会局势更趋紧张,援埃的湖北电力人处变不惊。

“电话通的时候可以干活,如果电话突然不通就代表有状况,我们负责线路工作的人员离变电站几百公里,只能随时找附近的旅馆躲避?!贝忧叭サ墓钡缌Ω弊芄こ淌α踝嬗浪怠?/p>

从H站到D站开车需要6小时,两站之间都是动乱地区,为协调和安排好工作,刘祖永和负责技术统筹的严利雄在3个月内来回往返了14次,有时候在路上遇到堵路或车辆被征用,他们就挤在当地的小面包车上往变电站赶。

“到了埃塞俄比亚,才从心底里感受到和平的重要,能生活在和平、富强、安全的中国真的很幸福?!毖侠塾芍缘馗刑镜?。

“老司机”体味原始作业

输电运维班班长孙忠慧和刘志刚是有着几十年线路作业经验的“老司机”,但面对陌生状况仍不免发怵。

当地的山岭起伏不大,但海拔高,有的地方没有路,只能靠脚走。他们穿行于丛丛灌木中,在蜿蜒曲折的小河里踩着石头跳来跳去;他们用斧头砍去线路障碍,用树杆测量距离;为防带疟疾病毒的蚊虫叮咬,他们穿的长袖衣服干了湿、湿了干……由于是野外工作,沿途荒无人烟更没有餐馆,靠方便面和榨菜充饥。

“当地的一些食物我们不敢吃,因为不敢生病?。⊥蛞灰蛭《跋炝斯ぷ鹘染吐榉沉?。”孙忠慧说。

在1100公里的线路上,他们发现缺陷540项,督促施工调试单位处理缺陷420项,并编制了巡视、定期维护轮换试验标准作业卡80份。

一座座铁塔架着高压电线穿梭在山岭中,像联通中非的友谊之线。埃塞俄比亚人的感激、微笑,让他们忘记了辛苦,如沐春风。

“一带一路”上的友谊使者

一次援埃,别样体验。

由于社会局势和工作的特殊性,变电运维人员不允许随意出变电站——“关在变电站的铁丝网内,只能白天看猩猩、晚上数星星?!北涞缭宋嗽崩钕龊屠铊葱Φ?。

他们需要把所有设备和检测项目一一检查、记录、核实,才能进行缺陷消除并方便下一批来援埃的同志,每天的任务都很饱满,无节假日。有一天,李霄和李璐突然上吐下泻,担心得了疟疾,他们驱车几个小时到首都去抽血检查,这是他们在该国走得最远的地方。抽血检查完后,这两个年轻人回来仍然坚持参加核查和早晚会,感动得当地人直竖大拇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批援埃人员将专业、高效、规范的技术手把手教给埃方人员,探索编写了一整套适合当地操作的《现场运行专用规程》,编制标准化验收作业指导卡5722份,消除变电缺陷226项,为埃塞方今后的管理运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援埃团队还促成了H站和D两站的永久性带电运行,将来可使埃塞电网减少85%的跳闸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今年4月,该公司24名援埃人员再次启程,前往开展为期一年的运行维护工作。

他们奋斗在“一带一路”的友谊大道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