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宜昌市夷陵歌舞团副团长丁敏——笨功夫磨出职业编剧
2018-05-07 08:27: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璐 通讯员 袁平 邱天星

“我从山里来,花儿朵朵开??谂┘以?,开成一片?!弊罱?,只要一得空,宜昌市夷陵歌舞团副团长丁敏就琢磨民族歌剧《梅香》的台词,准备参加今年湖北省第三届艺术节。

“目前剧中人物形象尚有差距,还需要反复打磨?!倍∶羲怠?/p>

打磨再打磨,磨出的不仅是剧目,更是一颗饱含定力与专注的匠心。从高考落榜的农家少年,到矿工,再到职业编剧,丁敏用了20年光阴。

今年4月,在一次优秀青年故事分享会上,丁敏说:“我下的都是笨功夫,能够走到今天,贵在坚持?!?/p>

幸福就是配得上“剧作家”三个字

1978年,丁敏出生于夷陵区樟村坪镇。

1998年,他高考落榜了。

“大夏天,感觉比冬天还要冷?!倍∶艋匾涞?,父亲扔来一把锄头,让他去挖土豆,“那一瞬间,才真正明白,什么叫绝望?!?/p>

他抱着锄头,坐在田埂上,嚎啕大哭,后悔自己在学校里挥霍了时光。

没过多久,镇里兴建一座石墨矿企业,丁敏考进了那家公司。

热爱阅读和写作,加上对工人生活的直观体验和敏锐观察,他开始在集团报上发表一些小稿件。

写作带来快乐和成就感,他越写越多,越写越好。

24岁生日那天,丁敏通过公开招考,成为夷陵区文化馆一名专业创作员。月工资由矿上1000元变成500元,他却整天喜滋滋的。

不懂编剧,他就跟着文化馆的老师边学边写,开始创作小品、相声、诗朗诵、音乐剧等。

“前世作了恶,今生搞创作。写又写不出,拿着命来磨?!倍∶粜λ担按蛴褪⒉豢湔?,创作确实苦,但我乐在其中,希望有一天配得上‘剧作家’三个字?!?/p>

艺术创作,决不能隔靴搔痒

从事职业编剧16年来,丁敏共完成各类舞台文艺作品近300件,件件呕心沥血。

2013年,35岁的丁敏走进上海戏剧学院,脱产研学一年。

导演基础理论、戏剧创作实践、小剧场话剧写作、中外戏剧史……丁敏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前沿知识。

学习完毕,丁敏给自己来了场“期末考试”,决心写一部满意的作品。他想到了一则新闻——一群驴友在南津关探险时被困。这是绝佳的戏剧情境!

丁敏假设自己和一群驴友,面对悬崖峭壁,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当一群人陷入困境时,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这成为话剧的原始立意,也成就了他第一部大戏《悬崖上》。

2014年,该剧一炮而响,先后获文化部、中国文联国家艺术基金奖励,以及国际青年戏剧节“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等六项大奖。

“我自己就是个小人物,每一个小人物的身体里,都隐藏着一颗伟大的心脏。”丁敏说,他笔下故事主角大多是小人物。

2017年,他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贤安为原型,创作话剧小品《匠心犟事》。丁敏前往云贵川交界的乌东德小镇,在工地上与赵贤安同吃同住10多天,五易其稿,最终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赵贤安在台下看得热泪盈眶。

“新时代,去奋斗!”丁敏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弘扬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决不能隔靴搔痒,必须落实在具体创作中?!?/p>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