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通讯员陈云峰)近年来,部分村(社区)在村务公开上不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相关规定,不公开、假公开、选择性公开问题较为严重,群众对此信访反映连年居高不下。2017年以来,鄂州市华容区对全区村务公开情况开展了连续监督检查,共发现问题512个,由纪委立案查处党员干部13人,其中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3人,严重警告2人,警告1人。从查处的案例情况来看,村务公开执行不到位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的知情权,也可能成为滋生基层微腐败的“温床”。
村务公开栏内容长期不更新
2017年以来,鄂州市华容区纪检部门例行检查时发现,部分村(社区)村务公开栏内容长期不更新或避重就轻,出现“僵尸栏”“糊涂栏”。部分村(社区)对村务公开不重视,且村务公开栏存在设置不规范、时效性差、内容不全不实甚至不公开等问题,严重堵塞了群众了解实情的通道。
2018年4月华容区开展的村(局)务公开检查专项行动上,该区75个村(社区)中有3个村的一体化查询平台未能正常运营;7个村在村务公开内容上不全面;8个村在公开栏更新严重滞后,而且公开栏有破损现象。
此外,有两个乡镇的所有村的村务监督记录不规范,且均未制定统一的村务监督记录本等,目前该区主管部门已对存在问题的村(社区)进行了通报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并继续加大力度整改。
村务事项集体研究弄虚作假
检查结果显示,存在村务事项集体研究弄虚作假等问题。经查,部分村(社区)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编造集体研究的虚假会议记录,让不合法项目的披上“合法外衣”,用于处理不方便支出。
2015年12月,华容区临江乡新港村副主任、会计熊金池根据原村书记熊细火的安排编造了虚假的会议记录,虚造该村第一批危房维修项目合同,套取资金10万元,用于处理村级历史欠债、吃喝招待、烟酒副食、礼品礼金开支。2016年,熊金池先后三次编造虚假会议记录,造成近40万国家扶贫资金被套取,因该案件涉及到其它问题线索,今年4月,熊金池被该区纪委监委立案审查。
村(居)民自治沦为“村官自治”
此外,村务“四议两公开”变成“不议不公开”,决策“一言堂”“一支笔”。部分村级(社区)组织负责人,违反组织纪律和议事规则,个人或少数人决定事关集体和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村(居)民自治沦为“村官自治”。如2016年,华容区临江乡新港村书记熊细火在新港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期间,为了加快进度征用村民土地,在未召开村两委会集体研究的情况下擅自作主,承诺按每亩500元每年发放租金,造成村级集体资金损失4万余元。
同年8月,熊细火又未经村两委班子会议讨论擅自决定将党员服务中心新建地址定在新港村四组,并个人决定该项目的工程造价、预算送审、招投标以及施工合同的签订等重大事项,致使该工程造价明显高于本地区同类型工程造价。2017年熊细火因上述等严重违纪问题被开除党籍。
坚决为村务公开除“雾”
鄂州市华容区纪委要求全区从三个方面着手,坚决为村务公开除“雾”,让群众能心里明白、看得清楚。紧盯公开事项抓整改。以村级“三资”清理行动为抓手,督促职能部门补足村务公开短板和漏洞,确保村务公开无死角。
此外,华容区纪委紧盯违纪违法抓追责。对在村务公开中的违纪违法问题绝不手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以问责促履责。紧盯日常落实抓机制。进一步发挥巡察的利剑作用,推进形成村务公开的常态化检查机制,始终保持监督村务公开力度,确保村务公开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