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99年前的今天,民众乐园建成开业 几代人的记忆都藏在这所乐园里
2018-05-29 08:27:00 来源:荆楚网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上世纪30年代民众乐园的大门口

图为大舞台戏剧票

图为现在的民众乐园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

民众乐园,一个武汉人都知道的地方。

近百年时光里,它的名字换了又换,模样也变了又变,但只要提起它,就有说不完的话题。

极少有一个建筑能像它,将百年之间的历史风云和活色生香的社会图景浓缩在一起,并伴之以中国近现代戏曲文化的菁华?!按笪浜捍呱嗣裰诶衷?,民众乐园也影响了大武汉?!泵袼孜幕芯空?、《武汉民众乐园故事》作者彭翔华说。

诞生传奇

一个市井混混的梦想

“民众乐园的创建人,最初是个混混?!迸硐杌担飧鋈私辛跤胁?,小名贵狗,出身于汉口一个贫民家庭。最初他干些敲诈偷盗的事儿,因为精明,善于巴结,1907年他42岁时,就当上了长江水师驻湖北巡缉队总巡官。

“那时候,正逢汉口步入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转型时期,晚会、赛马、电影、俱乐部等都开始成为潮流。刘有财深知不同阶层的爱好和需求,他认为汉口需要一个能看新奇、尽情消遣的综合娱乐场所?!庇谑?,他想仿照上?!靶率澜纭痹诤嚎谝残抟桓觥靶率澜纭?。刘有财跟政、军、警界走得近,与工商、实业界也联系紧密,他通过这些人筹到了资金。原拟名“汉口新世界(HanKow New World)”,后因不想跟上海新世界的名字太像,改叫“汉口新市场”。

彭翔华说,这个地方过去叫“土荡”,可通黄孝河,后来水退土出,德商建了个牛皮加工厂,整天臭气熏天,污水横流。但不得不说,刘有财真是眼睛“毒”,偏偏选中了这块地。事后看来,这里正好位于租界和华界的交界处,交通方便。而六渡桥、江汉路的商业中心地位正在形成,新市场上下逢源,相当于坐在一个聚宝盆上。

新市场1918年开始施工,由著名设计师祝康城主持设计。踌躇满志的刘有财,此时却突然去世,年仅53岁。关于他的死因说法不一,《武汉市志·人物志》记载,1918年11月刘有财视察新市场工地时意外跌伤,撒手而去。徐明庭在《刘有财与“功狗功人”》中则说,刘有财因肺病而亡。民间也有说法,称刘有财在工地上踏空摔落是遭人暗算。

经营传奇

它最会“抓人眼球”

1919年5月29日,新市场开业了?!巴耆梢杂蒙亮恋浅±葱稳荨!迸硐杌樯?,它既宏伟又新潮,主体建筑是呈梯形抬升的圆形塔楼,两翼有对称的三层楼房,门楼三层各有大厅,四楼有通道直达两翼的平台。它有装着气窗的穹顶,有敞开式塔亭可供人远眺,还有电梯,“赚足了人们的眼球?!?/p>

新市场的经营者很懂得聚人气。“入园门票只要24个铜板,按1929年的一份社会收入调查报告来看,当时的人力车夫每个月的收入足够去100次新市场。对一般家庭来说,用24个铜板开个洋荤,完全可以承受?!迸硐杌?,新市场提供吃喝玩乐购全方位服务,从百货到饭堂,从理发店到浴池,从戏台到电影院,从哈哈镜到动物园、弹子房、图书馆,人们各取所需,尽情玩乐。不仅国内最流行的新玩意一应俱全,还经常有一些异域表演,比如来自美国的热气球表演就相当轰动。

1919年7月,新市场还推出了自己的报纸《汉口新市场日报》,这是武汉娱乐界第一份专业“戏报”。

据《武汉巷史》一书介绍,新市场总是人潮涌动?!案匾氖?,新市场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人们对娱乐的接纳度明显提高了。另外,女性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不用再被关在家里,她们也可以来逛新市场,了解最新时尚。而当时,各种妇女运动的宣传阵地就在新市场?!迸硐杌硎?,“新市场对武汉的社会风俗、思想文化的影响非常大。”

舞台传奇

楚剧正名汉剧兴旺之地

新市场的生存,不可避免要受社会时局的影响,随时代变迁,它多次改名。曾名“汉口新市场、血花世界、中央人民俱乐部、武汉人民俱乐部、汉口民乐园、民众俱乐部、兴记新市场、明记新市场、和记民众乐园、民众乐园、人民文化园、新民众乐园”等,现名“凯德民众乐园”。

不过对于武汉人来说,民众乐园是它最好记也最贴切的名字。而老武汉人一说起民众乐园,必会提到“听戏”?!懊裰诶衷笆且蛔褡逑非姆岜 迸硐杌?,“它是楚剧的正名与腾飞之地,汉剧的振兴之地,京剧的繁盛之地,本土曲艺的再生之地?!?/p>

民众乐园大舞台的京剧表演具有极高水准,程砚秋、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诸多名角先后来此献艺?!爸档靡惶岬氖?,与梅兰芳并称为‘北梅南欧’的戏剧名家欧阳予倩1927年在民众乐园演出后,就再也没有登台唱过京剧?!?962年欧阳予倩去世,田汉悼念他的诗作中,就有“只怜绝唱惊江汉,从此人间不易闻”的句子。

过去楚剧一度不被官方承认,认为其上不了台面。1927年2月,楚剧进入血花世界演出,获得正名的机会。

民众乐园与汉剧的关联就更紧密了。二十世纪出现的三位汉剧大师余洪元、吴天保、陈伯华掀起的三次汉剧狂潮,都和民众乐园有关?!坝嗪樵笪杼ㄆ铺ú⒃谡饫锉硌萘私?年。吴天保在新舞台搞过汉剧改革。小牡丹花陈伯华与大牡丹花董瑶阶在新市场内的同台演出,更是被视为汉剧演出史上的经典。”

除了戏剧,其他表演形式也依赖于它的土壤,武汉杂技团、武汉说唱团以前都长期在民众乐园表演。

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张明智就曾回忆,小时候除了上学,他就泡在民众乐园,每天省下过早的两毛钱买票看演出,最爱的就是湖北大鼓。久而久之,演员们都认识了这个每次坐在第一排的小鬼,11岁时,他正式拜陈谦闻为师开始学艺,16岁时加入曲艺队,从此走上演艺路。

未来传奇

期待它的下一次变身

走进今天的民众乐园,电动扶梯、落地橱窗、种种或文艺或奔放的招牌……被王府井、万达等新商业体包围的民众乐园略显清冷。当年人们听戏、品茶、看新奇的热闹景象,已无痕??裳?。

这些天来,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了不同年龄段的市民,他们记忆中的民众乐园截然不同。老年人眼中,它是最棒的戏迷天地;中年人心中,它是新奇的大世界;年轻人眼里,它是时髦潮品的大市场……

80后“心乐”(网名)说:“读大学时我每周末必逛江汉路步行街和民众乐园,民众乐园里有很潮的小商品,发卡、眼镜、指甲油……”

70后姜骞从小在民权路一带长大,“我小时候觉得民众乐园是个大世界,里面什么都有。有杂技、魔术、摩托车飞檐走壁,也有胸口碎大石、红缨枪顶喉咙、猴把戏等江湖艺人,每次去都觉得一双眼睛看不过来?!?/p>

60后孙女士说:“以前民众乐园里的歌舞厅、电影院都蛮上档次,是汉口最洋气的地方?!?/p>

彭翔华儿时的许多时光是在民众乐园里面度过的,“上世纪60年代初,还有很多戏上演。但凡家里来了外地客人,一要带他们去长江大桥,二要带他们去民众乐园听戏。民众乐园是武汉人待客的一道大菜,而且非常有武汉特色,无可替代。”如今再跟20岁上下的年轻人讲到民众乐园的往事,他们往往一脸惊讶,“在全国,像民众乐园这样的地方并不多,希望有一天能恢复一些从前的痕迹,至少让下一代知道,这个百年老建筑有多么传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