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林(中)获奖后同中国工程院两任院长李晓红、周济合影 通讯员提供
收入陈松林事迹的《无陂不成镇》书影 通讯员提供
作家裴高才(左)向陈松林赠《田长霖新传》-通讯员提供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喻天琢)6月3日笔者获悉,湖北黄陂籍著名科学家陈松林博士于2018年5月30日荣膺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其业绩收入刚刚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梓的裴高才、王凤霞等著《无陂不成镇》人物卷。
这项由光华科技奖励基金会设立的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两个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主要奖励在工程科学技术及工程管理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取得杰出成就的华人工程科技专家。受中国工程院委托,中国科协学会负责组织评选,此次两奖得主30人分别各获奖金100万元与20万元人民币。这也是继去年5月27日,陈松林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上,夺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之后的又一次获奖。
据与陈博士稔熟的作家裴高才介绍,陈松林1960年10月25日生于湖北黄陂县长堰镇(今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留德博士,国家二级研究员、博导,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生物技术与基因组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海洋渔业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著名刊物Scientific Reports和Mar Biotechnol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审专家。
陈博士潜心研究水产生物技术三十余年,填补了诸多空白,取得了多项位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他为水产企业突破了难以逾越的难关,给产业的发展带来科技动力。他主持完成的“海水鲆鲽鱼类基因资源发掘及种质创制技术的建立与应用”成果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陈松林为第一完成人。 这也是我国水产渔业领域2011-2016年期间唯一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成果,而且产生了六十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悉,2014年5月,记录陈松林博士事迹的《中国水产科技的“中国星”》一文,曾收入裴高才著《黄陂春秋》人物卷,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