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英山村民王志明:至纯至善自强不息兴家业 孝悌为先叔伯子侄当亲人
2018-06-07 12:11:00 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刘钊海 涂耀坤)6月7日晚,英山县温泉镇上马坳村民集聚在村文化广场,观看由温泉镇财政所、县园林局和上马坳村党支部联合举办以“弘扬道德文化、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温泉镇财政所、县园林局和上马坳村党支部分别表演了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二组贫困户、49岁王志明《至纯至善自强不息兴家业 孝悌为先叔伯子侄当亲人》的故事,搬上大屏幕,令在场村民感动。

  

  图为:温泉镇上马坳村《道德讲堂》的现场。通讯员 刘钊海 摄

  

  图为:温泉镇上马坳村民表演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通讯员 刘钊海 摄

  

  图为:英山县园林局王维讲述王志明的故事。通讯员 刘钊海 摄

王志明的父辈有弟兄三个,大伯父因骨髓炎后遗症成了个跛脚的残疾人,结婚不到两年,大伯母不堪忍受贫穷的日子,抛下才几个月的女儿离婚出走。一个身带残疾的光棍男人带着哇哇待哺的女儿如何生活?王志明家接收了大伯父女俩。王志明的叔父身患病疾,却也生了一女一儿,八九年,婶娘对王家的穷困生活失去了希望,抛夫弃子离家出走一去不回,留下两岁多的女儿和几个月的儿子整天啼哭。叔父是愁云密布,以泪洗面;气急交加,病情日重。在婶娘出走不到半年,叔父去世。王志明家又收留了两岁多的堂妹和八个月的堂弟。那时,十八岁的王志明正在读书,见这个大家庭接连发生这多变故,体弱多病的父亲一个人怎能扛得起?王志明毅然放弃了学业,回家帮父亲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在上马坳村,曾有这样一段顺口溜:“名子叫做王志明,三个老子共个儿;大老子是个跛子脚,细老子是个大病壳;自家的老子好再好,不该一动就傍傍倒;这样的日子么样过?你看志明么如了!”这是当时的老支书为王志明家的现状有感而发所作的打油诗。

一个残缺不全的家庭,一个破碎的家族组合起来的大家庭,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残的残,可想而知,日子过得是何其艰难!但王志明不离不弃,无悔无怨,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用还没长硬的脊梁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王志明的爷爷奶奶年老体衰,已是风烛残年,。大伯父残疾,走不了远路干不了重活。细叔病情日渐加重不久就做了古人。自己的父亲虽值壮年,却是瘦弱多病也算不上一个完整的劳动力?;褂腥錾形闯扇说奶玫苊?,要吃要穿要上学。

为了这么一个大家庭的生存,王志明开始了拼命三郎式的创业兴家的历程。

开始起步时,王志明除了种好责任田外还种菜送到县城卖,农闲季节王志明到黄石阳新煤矿挑煤。王志明听说打模板工资待遇较高,便跟着熟人到建筑工地上学打模板。后来,王志明的叔父、爷爷、奶奶、大伯相继过世,父母也年事渐高慢慢变老,加上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的实施,王志明就再也没有出外打工,一心在家乡创业。王志明把原先种菜的规模扩大到两亩多,发展茶叶两亩多,还承包山林四百多亩,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同时,还购买了叫做“三马”的简便机动车,为附近村民跑运输?;固碇昧说缈竟?,到下半夜做豆糕卖。2015年,王志明家被评为贫困户。

如今,已经脱贫的王志明,有着一个幸福的家。住着一栋三连两层的小洋楼,门前停着一辆小轿车,屋侧堆放着一些谋生用的机械和用俱。年近八旬却还硬朗的老母忙里忙外地操持着家务;女儿已成人出嫁,十八岁的儿子考上大学;王志明抚养大的堂弟已成家立业,带着媳妇长年在外打工;自己的妻子在县城照料堂弟的一双儿女上学,周末才带着侄儿侄女回家团聚。子孝妻贤、母慈弟恭,一大家子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多少年来,经王志明的手,送走了爷爷奶奶、伯父叔父和自己的父亲共五位老人。经王志明的手,两个堂妹出嫁、自己结婚、堂弟娶媳妇,经办了四次嫁娶。培养堂妹堂弟上学读书、成家立业后,现在又让妻子全身心地照料堂弟的一双儿女上学,让堂弟夫妇安心在外打工。

积善之家有余庆。王志明是一个至纯至善的人,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也是一个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人。面对困难他勇于担当,用善良、用爱心、用坚韧,让一个破碎的家庭度过了那风雨飘摇的苦难日子,走出了贫困,走向了兴旺,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