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志兵 陈会君 通讯员 徐昊
任何改革,最终都会观照到人本身。
舞动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翅膀,产生了什么样的蝴蝶效应?
扩权的杠杆,在一座座崛起的小镇里,撬动了什么?
一场跨越3000公里的举家迁徙——
基层产业兴旺,带来人才聚集
当陈娜作出决定,去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的稻花香集团工作时,同学们“惊呆”了:
你竟然要放弃北京知名外企的邀请,去中部一个乡镇的民营企业?你是松花江边长大的,干吗去离家那么远的长江边?
陈娜很优秀,从江南大学保送到中国矿业大学读研,6年前毕业时,在北京有3个令人羡慕的岗位供她选择。
对于同学们的不解,陈娜很淡然。因为,她的哥哥陈小磊也作出过类似选择。
2006年,陈小磊从三峡大学毕业,进入稻花香工作,很快从集团办公室的一名文员,成长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管。
既是和亲人的团聚,更是对龙泉这片热土的期待,陈娜十分坚定自己的选择。
陈娜到龙泉是2012年。龙泉是中央编办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我省的两个试点镇之一。
这项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强镇扩权,赋予乡镇更多权限。包括婚姻登记等76项行政审批权和16类执法权,都从区里下放到龙泉镇,涉及发改、国土、规划、民政等40个部门。
放权对基层意味着什么?
湖北广盛建筑产业化科技有限公司龙泉项目负责人胡水说,不到半年时间,在镇里就把土地规划、施工报件等手续全部办结,是他参与过的项目中最快的一个。
镇长李发兵介绍,宜昌的“大城梦想”中,龙泉立足建设卫星城,每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亿余元。11万人口,城镇化率达68%。
眼看龙泉发展得越来越好,2017年,陈小磊和陈娜把父母从东北大庆接了过来。老人说,儿女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是龙泉圆了他们的天伦之乐。
龙泉镇龙镇社区党委书记王家元介绍,社区现在有12000多人,一半是流动人口。晚上出去散步,不熟悉的“陌生人”越来越多。
改革,大大提升了城镇人口吸纳能力。省编办统计,试点镇中,14个镇建成区常住人口达到5万以上,不少镇总人口突破10万人。
同样开超市,境遇却迥异——
综合执法,从“看到管不到”到“看到管得到”
同样是开超市,黄梅小池的朱清兄和胡南光,境遇却迥异。
胡南光起步早一点,那时,改革在小池还没有实施。
“价格标签,是物价管;称重的计量器,是质监管;食品安全,又是食药监部门管;商标广告,则是工商管……消防不达标,要关门整改;整改得差不多了,又有部门来检查……”说起过去,胡南光“苦水”不少。
朱清兄乐了:“我们超市开得晚,镇里有了市场监管局,一次检查,所有问题都诊断了,要整改,一次性改到位?!?/p>
“七八个大盖帽管着一个破草帽”“好管的都来管,不好管的都不管”……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重复执法在基层不同程度存在。究其根本,是机构设置不合理、执法力量配置不科学等体制性障碍所致。
试点改革中,各乡镇都综合设置了执法机构,主要在城建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集中行使上级下放的行政执法权。
小池,在全省乡镇中率先实现行政执法局、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并轨运行。
枣阳市吴店镇镇长王炜峰说,以前是“看得到管不到”,现在是“既看得到也管得到”。比如,乱丢乱扔、违规停车、摆摊等,以前镇里只能批评教育,现在有了相应的处罚权。
谷城县石花镇综合行政执法局承接了城管、建设、环保、安监、人社等5个部门的19项行政处罚权。局长李福勇说,执法工作直接面向一线,关口前移,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问题在一线发现,也在一线解决。
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龙泉镇综合执法局局长周勇介绍,2012年,龙泉镇成立综合执法局,他从区城管大队派到这里牵头。新成立的机构,没有执法证、没有统一制服,区里层层协调,经省法制办核准,他们拿到了全省乡镇第一张综合执法证。
8个项目一度审批遇阻——
线上线下放权亟须协同推进
改革是利益的调整,总免不了有阵痛。
万育新,宜昌市夷陵区编办主任。2012年,他在区民政局任局长。婚姻登记等事项面临要下放到龙泉,大家有所迟疑,担心出现不可控。“事实证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并没有一放就乱,能在镇里领结婚证,最终方便了老百姓?!蓖蛴滤?。
张琳,黄梅县小池镇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大量权限下放到基层,该局承接了28家县直部门的92项行政许可和21项其他事项。她说,以工商营业执照为例,仅经营范围这一块的内容,不是简单学几天就能熟练掌握的??萍际狄涤邢薰竞涂萍加邢薰?,多了“实业”二字,经营范围就有很大区别?!凹纫约号?,更迫切需要上级部门加强指导、培训?!?/p>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试点镇都是在不断动态调整下放事项,对镇政府不能有效承接的及时收回,对群众需要的及时补充下放,确保下放、承接更科学有效。
以龙泉镇为例,目前,区里共收回15项涉及公共安全等专业技术要求精、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高、放在乡镇管理难度大的行政权力,新增下放37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黄梅县首批下放小池镇权限达166项,后结合实际需要,通过三轮调整,现为120项。
时下,全省“互联网+放管服”改革正在全力推进。
今年3月,黄梅县小池镇8个项目陷入停滞。起因是全省住建系统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全部走网上审批。
原本,相关权限已由黄梅县住建局委托小池实施。但因镇上无权限登录网上端口,施工许可手续迟迟无法办理。县、镇多次开协调会沟通后,目前改由县住建局接收企业申报并进行监管。
刚放下去的权,又收回去了。面对新情况,线上、线下怎样才能协调同步?
6月14日,省编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一轮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将进一步切实加大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强培训、指导和业务对接,确保下放事项规范承接、有序运转,加强端口对接等难点问题的统筹协调,让改革政策落地落实。
改革已成常态。
小镇故事多,还将迎来更多喜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