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未及成材就卖给外地做种苗 潜江这种名贵中草药遇长不大尴尬
2018-06-28 14:51: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磊 通讯员 淑雯 李理

6月20日,潜江市潜半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海军盘点上半年半夏药材收购情况:一斤未收。“农民都留着卖种,卖药的越来越少了?!彼?。

犹如“贝露”冠之以“川”字而成“川贝”,集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于一身的“潜半夏”,自古便是行销海内外的名贵中草药。如今,这一明星药材遭遇尴尬——几乎都被外地收购用于做种,道地产区已难觅原料药材。

道地产区成育种基地

半夏是应用广泛的中药材大品种,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的功效。作为道地药材,潜半夏药效主要成分半夏总酸(以琥珀酸计)含量比药典标准高出一倍,远高于其它产区半夏。中药炮制学家王孝涛曾题字“道地药材潜半夏”;国医大师金世元评价潜半夏“来源正确,品质上乘”。

然而近几年,这一道地产区的道地药材正以“不道地”的方式存在。

在潜江竹根滩镇双桥村余友华的半夏地里,他从土里刨出一支半夏,只见根部串着几个葱头样的块茎组织,“这就是半夏,块小的做种,长大后的就是药?!庇嘤鸦ツ曛至?分地的半夏,等不及长大,就急着把种苗卖给甘肃老板,“去年种苗卖到一公斤32元,我卖了半夏种500多公斤,赚了1万多元,估计今年还要涨?!庇嘤鸦?,今年已把种植规模扩大到5亩。

来自潜江市半夏协会数据表明,去年,潜半夏种植面积约3000亩,几乎所有潜半夏都被当做种苗卖向甘肃等地,供应量约占全国市场一成。而甘肃等地则通过继续种植加工,半夏药材稳占全国三分之二的市场?!巴獾厥鞘罩致粢颐亲魑赖夭?,变成了育种基地?!痹>?。

为何卖种不卖药

近年来,国内半夏行情一路走高,野生半夏种苗供应不足,潜江成为甘肃等主产区争夺的优质种源地。

大量资本涌入潜江半夏种苗市场,使潜半夏种苗价格大涨。去年,该市半夏种苗价格由20元/公斤左右涨至30元/公斤,直逼原料药材价,药农卖药积极性大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目前,潜半夏原料药价格为50元/公斤,种苗价格约30元/公斤。种苗长大后要清洗沥水才能成为原料药,3公斤左右半夏才能洗出一公斤半夏原料药材。

时间短,来钱快,“按现在的行情,农民卖种苗划算得多!”袁海军说。

甘肃半夏之乡西和县,在过去10余年间不断发展半夏种植业,引进和改良新优品种,西和半夏产业逐渐壮大,已经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式的半夏产业发展模式,“西和半夏”,名声越来越响?!翱壳苯┟褡苑⒅种?,这样的‘小船’进了市场的大海,怎么可能跑赢那些有组织、有规模、有产业的地区?”袁海军有些着急。

卖种热下藏隐忧

道地药材产区成为育种产区,让潜半夏陷入完全“卖资源”的尴尬境地。

作为地理标志产品,潜半夏有效成分含量高,但根据相关单位的检测数据,移植外地后,其药性和品质会大打折扣,保持“道地”最好的方法是本地种植。

“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就要发挥品质、品牌优势,从中挖掘潜半夏背后丰富的医药资源、文化资源?!鼻苯形泵厥槌づ砑液樗?,靠卖资源,路只会越走越窄,关键还是要加以保护和综合利用。

随着国内中医药产业的兴起,半夏种植、加工前景广阔,作为我省道地药材的潜半夏理应有更大作为。6月,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未来五年,中医药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成为全省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名优品牌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我省中药材附加值。

袁海军说,现阶段,应解决潜半夏产业发展规模小、成本高等问题,并围绕潜半夏品牌优势,鼓励适种地区发展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化、订单化种养——在变“小产地”为“主产区”的同时,为潜半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寻找更多发展空间。

他测算,潜半夏若从目前3000亩发展到5万亩,可占据全国半夏种子市场80%以上、原料药材市场15%左右,年销售收入可超10亿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