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认我,别人谁来都不行
——夷陵“好媳妇”何春枚的孝亲故事
何春枚1972年生,宜昌夷陵区下堡坪村人,当地有名的“好媳妇”。“好媳妇”多是悉心照料公婆,何春枚除了公婆,还要照料叔公公婶婆婆(丈夫的叔叔婶婶)。
先列个概要:
1992年,何春枚与丈夫赵春云结婚。
赵春云姊妹5个,4姐妹一嫁,只能他养老。叔婶有个儿子,1996年意外身亡。养老就加了一份。
老爸赵长茂1999年起病2009年去世,72岁;老妈黄自秀2016年歪倒火炉旁,躺一年,去世,78岁;叔叔赵长志1998年住院2017年去世,72岁……都卧床多年,都是妻子何春枚端药喂饭。两人还养大一女一儿,送上了大学。
逝者已逝,我们只能凝视她照料婶婶张宗梅,来感悟她一颗金子般的心。
法律上我们没义务,但这不是法的事
下堡坪村位于夷陵北部山区,距宜昌约100公里,沿途万壑千岩,层峦叠嶂,山路蜿蜒,车程三四个小时。
这是个省级贫困村,居民3200多人,正常劳力1600多人,多数外出打工,130多人绝对贫困,640多人一般贫困。
6月28日,记者见到何春枚,她刚给婶婆换纸尿布、擦完身子、穿好衣,出门给老人倒便盆。
婶婆1948年生,自幼聋哑,独子身亡,她整日以泪洗面,精神抑郁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那时叔已53岁,身患劳疾,种田、照顾她,日子苦得睁不开眼。
那时何春枚刚嫁来。一天中午见叔还在地里忙,想到婶肯定没饭吃,赶回家端饭来,一口口喂,婶饿坏了,狼吞虎咽,看得她鼻子发酸,想,能不能把婶也养起来?
女儿刚5岁,儿子才出生,公公正病着……但她还是小心跟丈夫商量,“是的,法律上我们没义务,但人会议论呀,毕竟是你叔婶!”丈夫愣半晌,像不认识她似的,木讷地点头。
“我没想到,该我说的话,她说了?!闭源涸贫约钦咚怠?/p>
开始是她需要我,现在我也离不开她
采访中,何春枚眼没离过婶,说她渴了!一喂水,果然咚咚咚喝一大杯;说她要尿了!扶她从厕所出来,果然神情轻松一大截。
记者说,她表情没啥异样啊,您咋看出来的?
何春枚笑,说,感觉!我也说不好,一看就明白。
每天,何春枚5点起床,6点下田忙,中午回家做饭,喊叔也来吃,吃完带饭回去喂婶。
每两天,给婶洗一次澡、梳一次头、洗一次衣??忌艋箍咕芩?,踢过她一脚。“现在,3个小时看不见我就发脾气、摔东西,使小性子不理我!”
邻居送来零食,张宗梅一把扔地上。是不爱吃?何春枚笑,接过零食喂她,吃得津津有味;就连赵春云,喂她药,进嘴了还吐出来,必须何春枚喂。
从1998年叔住院、赵春云去陪护起,何春枚就挑起两家重担,每天抱着儿子干两份农活、忙两份家务、照料4位老人。
2008年那场暴雪,叔婶的屋被压塌了。要他们过来住,叔死活不肯,说已够连累你了!村里倒房重建,何春枚加钱1万元,让二老住好点。
村支书罗贤举说何春枚,你婶这情况可去乡里福利院,你家负担重,何必呢?何春枚说,可她只认我,以前是她需要我,现在感觉我也离不开她,把她照顾好,心才踏实。
去年叔病逝,婶病更重了,接过来住。村委会帮助翻新房屋,添置了新床和轮椅。
20年了,婶几时饿、几时困、爱吃什么何春枚了如指掌,她手机设一串闹铃:凌晨1点、3点半、6点……方便夜里扶婶上厕所,不让她尿床。
记者说,20年了,您说实话,累吗?
她沉默一会儿,说,习惯了,还好。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振雄、通讯员 袁平、朱永杰)
记者手记>>
天地良心
□ 刘振雄
很多事不惊天动地,却也人命关天。
问何春枚的孝亲动机,很不明智,因为回答会令你无地自容,她说:天地良心。
她懂法律义务,忌讳“人议论”并非被戳脊梁骨,而是邻里氛围。亲缘社会,恶再小,也让每个家都人人自危;真良心,要对天对地、对人间。
所以,与其说她“习惯了”苦难,毋宁说是习惯了和睦和爱的氛围。
去年因脑溢血,致张宗梅半身不遂。何春枚的女儿、大学毕业刚入职宜昌绿萝路小学的赵桂林,一领工资就买电子血压计,时刻掌握老人血压;儿子赵保国读湖北民族大学,一放假就勤工俭学给老人买回很多零食。
天地恒久,爱绵延,慢慢都会好起来。
赵春云、何春枚夫妇正给婶婆婆系安全
张宗梅有精神障碍,超过3小时看不到侄媳妇,就发脾气摔东西
卫生起见,何春枚把婶婆婆剪成了短发,但每两天仍给她梳一次头
婶婆婆只要何春枚喂饭,别人谁喂她都不吃
苦命的婶婆婆,孝顺能干的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