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63岁的老人陈基康与他阔别30年的兄妹相认。大哥陈慧康没有想到,自己的弟弟还活着,陈基康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寻回自己的亲人。
陈基康来自河南平顶山,曾在河南铁路部门工作。30多年前,因精神异常离家走失,后辗转至武昌医院精神科进行治疗,一直无法和家人取得联系。
医院科主任洪汉林介绍,武昌医院南湖院区88年成立时,陈基康老人就是其中“元老级”病人之一,到如今已整整30年。医院联系过陈基康的原单位,但未能得到他家人的信息。
陈基康外表看上去还算健康,由于长期接受精神药物治疗,身体会不住地颤抖,走路需要搀扶,但生活大体上能自理,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交流。然而陈基康的面容却时常僵滞,眼神却时常无光,仿佛有个心结,久久无法释怀。
17年6月,在医院一次关于“中国梦”的活动中,一直缄默不语的陈基康突然开口,“我的梦,就是在离世前能见家人一面”。陈基康的梦想深深触动了在场医务人员,他们决定助他圆梦。
年轻的王恩富医生去调查最原始的病历,希望能从最初的记录里能获取信息;副主任医师苏嵘上班时间较长,负责向已退休的老同事询问;护士小王是河南人,老家离陈康所说的地址不远,每次回娘家都去当地寻访;护士小汤的爱人是名警察,也在单位帮着打听……
然而,毕竟三十年了,一切已物是人非,陈基康自己也记忆模糊,寻找起来异常艰难。18年6月,就在大家以为不会有结果之时,一通来自河南的电话打进了医院值班室……
7月16日,当大哥陈慧康与妹妹见到失散30年的弟弟时,激动得快步上前拉着陈基康的手,开怀大笑,随即又失声痛哭。
寻回亲人后的日子里,一向郁郁寡欢的陈基康变得爱笑了,黯淡的眼神重新焕发了光彩,身子骨似乎也变得更加健朗些。洪汉林医生感叹,对于这些病人,家的温暖,或许是世上最好的药物。
洪医生介绍,由于陈基康的病情,无法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他的余生或许都将在医院度过。但医院还是会更多的鼓励家人前来探望,让他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医院也会想办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送陈基康回一趟家,让他再瞧上一眼自己的故乡。(大楚网 图/文 陈晨 通讯员 周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