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喜 通讯员 朱燕林
“练练练,练为战!”“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咸宁消防基层队站坚持在酷暑中开展严格训练,磨砺本领。8月8日、9日,地表60℃,他们训练“火场救人”,一幕幕震撼的训练场景感动了周边群众的心。
门店民房火灾扑救操,训练协同救援综合能力
肩背空呼,脚踏战靴,手提水带,肩扛拉梯,负重冲刺……8日,咸宁市金桂路特勤站的训练塔前,15名消防救援人员正在开展门店民房火灾扑救操训练。
训练前,指挥员制定了模拟实战方案,随后开始下达指令。
通讯员立即架设4G单兵,操控无人机对火灾现场进行侦查。侦查结束后,救援一组迅速连接水带,架设分水器,进行破拆;救援二组则前往模拟救援现场架设6米拉梯,两组分别沿楼梯和拉梯进入二楼设置两个水枪阵地。与此同时,救援一组还需沿楼梯进入三楼,分别通过吊升水带、蜿蜒铺设水带设置两个水枪阵地,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四个水枪阵地全部出水。
训练过程中,参训队员克服天气炎热,边训练、边研究,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法,促进训练提升。
据介绍,门店民房火灾扑救操,主要用于门店民房火灾扑救场景中,通过四种方式分别进入建筑内部内攻灭火,考验消防救援人员的整体协同灭火救援综合实战攻坚能力。
他们穿着战斗服,提着两盘10公斤水带奔跑
“三、二、一,走!”8月9日15点45分,气温突破40℃,通山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救援人员正在进行百米负重跑和内攻灭火救人操的训练。
此刻,每一名消防救援人员都穿着全套灭火战斗服,提着两盘10公斤重的水带跑完100米。几次训练下来,消防救援人员们的衣服已经湿漉漉。
训练场上,队员们不仅反复练习百米负重跑,还训练火灾远程出水操——他们在烈日下穿着10多公斤的全套防护装备,包括像棉被一样厚的战斗服、沉甸甸的灭火头盔、战斗靴、安全腰带、防护手套等,背着15公斤左右的空气呼吸器,一边快速奔跑,一边接水带,聚精会神地确保每一个动作准确无误。
通山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救援人员王泽林说:“高温如火,训练场就是火场。如果没有充足的体力和顽强的意志,不仅实战中无法救人,而且自身安全也难以保证,为此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体能和耐力训练,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让人民群众放心。”
破拆、穿越、担架救人……5人瞬间穿越到火场救援
“各就各位,预备,开始!”9日,在嘉鱼县消防救援大队训练场上,随着带训班长的一声令下,纵深灭火救援操开始了,消防救援人员五人一组,每人都带着15公斤的装备,需要完成破拆防盗窗、穿越10米烟道、担架救人、水枪梯次掩护等多个项目,并瞬间穿越到火场救援的现场。
“2分5秒!”其中一组人员完成了纵深灭火救援操法项目的训练。
“这个操法的难点就是切割防盗门。如果哪个切得慢的话,后面打水打得再快,其他地方不失误,争回来的时间也不会太多。”嘉鱼县鱼岳消防救援站站长陈智说,在救援中遇到很多情况就是楼内堵塞了,防盗门打不开,这时候都需要用到切割,所以每个消防救援人员都要过这道技能关。
当日,该站消防救援人员还开展了100米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操。
据了解,咸宁各地消防救援站还训练攀登挂钩梯操、沿六米拉梯铺设水带操、水带登高铺设操、楼层火灾内攻操等科目,持续在高温酷暑的环境下开展集体能、技能和心理为一体的实战训练科目。同时,各站严格把控训练时间节点,杜绝高温天气加压加码,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把握训练节奏,防止训练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