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汤炜玮、通讯员武气象)最近,强对流天气频频出现在天气预报中。究竟强对流天气是个啥天气?8月15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连线武汉市气象局。
据介绍,在气象学上,强对流天气是一种破坏力强的灾害性天气,为雷电、强降水、冰雹、大风、龙卷风等任意一种或者其中几种天气。它们具有发生突然、移动迅速、范围小、破坏力强等特点。
强对流其实是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而导致出的天气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白天地面不断吸收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温度上升,并且放出长波辐射加热大气。当近地面的空气从地球表面接收到足够的热量,就会膨胀,密度减小,这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就像水缸里的油和水一样,当密度较小的油处于水缸底部,而水处于上部时,一定会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最终油会浮到水面上。同理,近地面较热的空气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并形成一个上升的湿热空气流。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气温下降,空气中包含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滴。当水滴下降时,又被更强烈的上升气流携带上升,如此反复不断,小雨点开始积集成大水滴,直至高空气流无力支持其重量,最后下降成雨。最近,太阳辐射加热地面,使低层大气形成下热上冷的不稳定状态,发生热力抬升,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闪现”的动力。
强对流天气难防,我们应该怎样预防?
首先,要掌握天气信息、了解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时间,知晓强对流高发、频发的时间和地点,关键时节提前关注天气预报、预警和预警信号等信息。
其次,可以通过学习看雷达回波图来掌握强对流的发生趋势。中央气象台官方网站每日发布实况天气,其中就有雷达回波图。雷达回波图中的颜色根据回波强度大小依次从蓝到紫标记,通过不同颜色的回波及其移动方向,就可以判断出降雨强度、范围和趋势。如果雷达图上某区域出现红色、紫色回波时,此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若红色、紫色回波向着自身所在的方向移动,就需警惕起来。
在户外街道遇到强降水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首先要远离漩涡和井盖、下水道等地;其次要远离高层建筑之间的狭长通道。如果此时还伴有冰雹出现,则应寻找遮挡物,迅速进入室内或到坚固的遮挡物下躲避;如没有合适的遮挡物,那么背着风蹲下,双手抱头,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并注意远离窗户等玻璃制品。
如果是在开车时遇到强对流天气,又该怎么办?
遇到短时强降水天气,行车不进隧道,遇到涵洞、隧道、低洼地及立交桥下等不明积水路段应绕行。遇到龙卷风,此时若待在车里,要开车向相反方向躲避;或立即离开汽车,到低洼地躲避。如果是在家中遭遇强对流天气,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大风移动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躲避大风最安全的地方。若有雷雨,严禁使用与太阳能热水器连通的取水装置,不要靠近树木、金属门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