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子多到挂食堂、不挂牌影响考核排名、为方便“就近挂牌”……部分地方基层组织门口密密麻麻的牌子,不仅占住了空间,也牵制了基层干部做事的手脚。“滥挂牌”现象在基层愈演愈烈,整治挂牌乱象如何久久为功?笔者认为,必须要科学整治,治标治本,给基层“牌子”瘦瘦身。
把好“清理关”, 做到“因牌而异”,禁止“一刀切”。清理“牌子之乱”不可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需要采取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求实办法,真正做到因“牌”而异。要组织力量摸清基层组织的挂牌底数,综合研判各类标牌是否违规挂、重复挂、多余挂,再“对症下药”进行清牌理牌。把重形式、轻实效的撤销;把牌子性质或涵盖工作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整合;对因工作职能调整合并、主管部门变更的,及时清理变更;对工作切实需要且有上级明文规定的予以保留。通过分门别类地处理各类挂牌,将合理摘牌与规范挂牌良性结合,既破又立,让基层组织的“牌子”各得其所,回归其本真价值。
把好“减负关”,吹“正本清源”之风,降降“重形式”之热。溯本求源,“挂牌热”反映出的是基层治理体系不顺畅的深层次问题,这些牌子往往代表着各种职责任务,如“之家”、“基地”、“服务站”、“推广中心”等,一旦挂上墙,就会伴随着相应的考核、材料报送、工作留痕等要求,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要想根治“挂牌热”,须从基层减负入手?;愎ぷ髑吠蛐?、繁重冗杂,不能简单认为“基层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只有找准权责不清的“病根”靶向施治,明晰权责为基层“降压败火”,把“应减之负”减下去,才能真正把“应尽之责”扛起来。建立健全务实合理的权责清单,让基层干部真正从“文山会海”“迎来送检”“稿来稿去”等繁文缛节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把更多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狠抓落实上,真正守牢守好服务群众的“一线阵地”。
把好“质量关”,吹“务实管用”之风,不求“数量”但求“质量”?!肮遗啤?,不能“想挂就挂”,也不能“越多越好”,如果过多过滥,什么都要挂牌,以挂牌论成绩、以牌子装门面,甚至“有牌无服务、上墙不上心”,那就失去了挂牌本身的意义。有没有为群众办事,办事成效如何,不是一块牌子就能衡量和检验的。牌子数量上来了,不代表服务质量就提上去了?;愕ノ灰岢帧拔袷?、管用、简单、规范”八字要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卸下“包袱”,列出村级组织依法履行的职责事项、协助政府工作事项等责权清单,逐步解决“谁能给村里挂牌”“哪些牌子能往村里挂”等问题,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卢璐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