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白天下冰雹,夜晚热得睡不着,这是为啥?
2024-08-24 15:44: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讯(记者汤炜玮、通讯员武气象)8月24日中午,武汉突降大雨,部分地区伴有冰雹、10级大风!临近中午,武汉市气象台连发3道强对流预警!

据武汉市气象局解释,在气象学上,强对流天气是一种破坏力强的灾害性天气,为雷电、强降水、冰雹、大风、龙卷风等任意一种或者其中几种天气。它们具有发生突然、移动迅速、范围小、破坏力强等特点。

强对流其实是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而导致的天气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白天地面不断吸收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温度上升,并且放出长波辐射加热大气。当近地面的空气从地球表面接收到足够的热量,就会膨胀,密度减小,这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就像水缸里的油和水一样,当密度较小的油处于水缸底部,而水处于上部时,一定会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最终油会浮到水面上。同理,近地面较热的空气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并形成一个上升的湿热空气流。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气温下降,空气中包含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滴。当水滴下降时,又被更强烈的上升气流携带上升,如此反复不断,小雨点开始积集成大水滴,直至高空气流无力支持其重量,最后下降成雨。最近,太阳辐射加热地面,使低层大气形成下热上冷的不稳定状态,发生热力抬升,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闪现”的动力。

近日,武汉市不仅白天高温炙烤,偶尔也闪现强对流天气。夜间也如同焖蒸桑拿。8月9日凌晨4时,武汉站最低气温达到31.5℃。

气象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35℃为高温的标准;高温热浪通常指持续多日35℃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

夜间热浪即夜间温度持续偏高,虽然出现在夜间,但其“破坏值”不容忽视。

夜间热浪一方面由于白天“遗留”的高温,这些热量往往积累在大气边界层,在夜间释放能量。另一方面城市化也会加剧夜间高温,城市化导致蒸发量减少和风力减弱,加剧了热岛效应,夜间城市内部持续高温的时间会更长,温度下降缓慢;城市黝黑的道路比农村的绿色植物反照率更低,增加了白天的热量储存,也加大了夜间的长波热量释放。

据了解,全球范围内,人们热醒的次数正变得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夜间温度升高会使每人每年平均减少44小时的睡眠时间。在气温超过30℃的夜晚,人均睡眠时间约减少了14分钟;哪怕夜晚气温只是超过了25℃,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尤其对老年人和女性而言,夜间热浪造成的睡眠损失更大。研究人员预测,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到2099年,炎热的夜晚可能会使每人每年少睡50至58小时。

从医学上看,夜间温度升高会降低人们的降温能力,阻止人体从白天的高温暴露中恢复,从而增加中暑、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而睡眠不足还会导致人类免疫系统、精神健康受损,并加大患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炎症等风险。

在日夜兼热的情况下,更要注意避免终日待在空调房导致缺氧引起头疼等“空调病”。饮食上以清淡为主,睡前避免食用高油食物。

在城市规划中,相关部门应增加对夜间热浪的关注,在建筑设计方面关注对铺路和建筑材料的选取、对房屋颜色的选择,对楼栋间的间隔和通风等也应考虑。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