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8月23日在武汉举行?;嵋樯笠椴⑼ü吨泄埠笔∥赜谏钊牍岢沟车亩烊腥峋瘛⒁越徊饺嫔罨母锿平泄较执笔导木龆ā?,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钡车氖舜笠岳矗崩渭窍敖阶苁榧侵鐾?,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用情用力织密民生幸福保障网,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人民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奋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设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之力、改革之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才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注入新动力。
坚持问题导向,聚力解决“急难愁盼”。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新时代十多年来,从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灵活就业“零工驿站”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到大力推动优质医疗服务扩容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服务;从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改造老旧小区和棚户区住房,让老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到开展“文化进万家”等惠民演出、加快建设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不断丰富……政策有力推进、措施务求实效,广大荆楚儿女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向新而行,更加聚焦老百姓关切的医疗、住房、养老、教育、出行、托幼等“急难愁盼”问题,以改革“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民生的“温度”,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湖北改革开放事业必将生生不息,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设必将浩荡前行。
优化营商环境,办好“民生小事”。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理念已经成为推动公共服务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关键一环。比如,襄阳大力开展“社银合作”,把银行柜台变为人社“服务前台”,市县乡三级布设人社服务网点、“社银合作”网点31个,构建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便民服务圈;宜昌积极探索AI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力审批的新模式,实现“智能办”事项“自助申请、智能审批、自动发证、自助打印”,实现政务服务7×24小时全程“零见面”“智能办”……这些丰富的实践,是湖北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活注脚,为湖北以环境之“优”聚发展之“势”提供了有力支撑。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发挥科技效能、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消除“数字鸿沟”,实现企业和群众业务办理的便捷化、高效化,才能更好构建“清上加亲”的政商关系,为荆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深化共同缔造,刷新“幸福指数”。全面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湖北探索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务实之举,也是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和决策权的生动印证。我们欣喜地看到,以全面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长江大?;せ凼导?,“智慧物业”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城市“规”“建”“治”水平,“积分存折”有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班长议事会”“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等共治平台有效解决邻里纠纷、共建和谐社区……大力培育“共同”精神,既增进了民生福祉,也凝聚了社会力量,让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美好家园成为全省人民的思想共识。奋进当下,持续深化共同缔造理念,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用心、用情、用力托举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紧紧围绕“民生”这一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全局性、前瞻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新的起点上,6100万荆楚儿女坚定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促进派、实干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我们就一定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绘就出民生幸福的“?!辈蚀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宁云平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