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人防工程纳凉点内打羽毛球和乒乓球。
市民正全神贯注地观看电视上播放的奥运会比赛。
市民在蛇山人防工程纳凉点内休息避暑,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里面学习,享受清凉夏日。
8月22日,武汉西北湖人防工程纳凉点正式开放,这也是武汉市第三处人防工程纳凉点。
此前,武汉已有两处人防工程纳凉点向公众开放:
2022年7月,武汉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改造位于民主路284号的蛇山人防工程12号口部,作为纳凉点向市民免费开放,纳凉点面积约200平方米,这也是武汉市第一次把人防工程用作纳凉点。
2023年,武汉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又将蛇山人防工程1号口部投资改造作为纳凉点开放使用,该处纳凉点位于武昌区解放路后长街76号附近,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可容纳300至400人。
武汉多处人防工程纳凉点免费对外开放后,不仅成为市民享受清凉的好去处,也成为武汉夏季的“网红打卡点”。
纳凉点设施一应俱全
西北湖人防工程纳凉点位于西北湖绿化广场旁,8月22日正式开放。当日上午11点,已有不少市民在此休息。纳凉点位于地下一层,内部宽敞明亮,摆放了不少桌椅、板凳,还有Wi-Fi、饮水机、电视机等设备。纳凉点内纳凉面积为1300平方米,可容纳330人。当时,室外实时温度约为38℃,纳凉点内温度则为24℃左右。
市民彭先生坐在里面惬意地看电视,他说,自己是住在附近的居民,纳凉点内凉快又舒服,也让居民除去商场或地铁站外,又多了一个纳凉好去处。同样在里面纳凉的市民杨先生说,人防工程改造成为纳凉点,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放松的环境,里面又能充电又有网,他可以待上大半天。“纳凉点内凉快又亮敞,真是别有洞天?!?/p>
蛇山人防工程1号口部纳凉点,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可容纳300至400人。纳凉点内分综合活动区、运动区、阅览室3个区域,并配备了休闲座椅、电视机、卫生间等设施。因地处山下手机信号较差,纳凉点还开放了公共Wi-Fi供市民使用。
8月22日上午,气温直逼38℃,不少市民在蛇山人防工程1号口部纳凉点内打乒乓球、阅览书籍、观看电视。在此纳凉的市民王女士说,纳凉点每天都有很多市民游客在此纳凉,不少游客在观光完黄鹤楼后就来这里转一圈,“尤其是周末和暑假期间,人气火爆!”
巧妙盘活闲置资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深挖洞、广积粮”的口号下,我国曾广泛地开展群众性“挖防空洞、防空壕”活动,以用于备战备荒。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人防工程处于闲置状态。
随着城市开发,越来越多武汉的闲置人防工程被“唤醒”,巧妙融入城市建设,创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蛇山人防工程,曾是储存香蕉红酒等物资的仓库,九十年代期间还作为黄鹤楼地下商场开放使用,但2013年之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武汉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了解到市民纳凉需求并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后,着手改造装修,使其成为纳凉点。
西北湖人防工程建成后,期间有数年作为商业场所对外出租,2006年商业场所退租后闲置。经调研,武汉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决定将其利用起来,用作公益用途,开发成为纳凉点,今年5月启动改造,8月初纳凉点启动试运营,收集市民意见后不断改进,于8月22日正式开放。
人防工程,作为昔日的“神秘地带”,如今正“身兼数职”。武汉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称,未来,该单位还将视市民需求,开放更多人防工程作为纳凉点,并不断解锁“跨界”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