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东湖评论:警惕形象工程的“新马甲”
2024-08-28 18:41:00 来源:荆楚网

近日来,多地发文揭批“新形象工程”,呼吁破除形式“变种”拆穿形象“伪装”。

8月23日,山东日照市纪委监委刊文称,随着作风建设的不断深入,基层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一些形式主义“新变种”与新形象工程的“障眼法”却悄然出现。同日,河南周口市纪委监委也发文指出,“新形象工程”大多以“民生工程”“文化建设”“留住乡愁”等名义冠冕堂皇地推进,给财政运行、党政形象、民生需求、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向来被社会所深恶痛绝,它往往与劳民伤财、大兴土木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在“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早已成为过街老鼠的今天,为何“新形象工程”在极个别地方却又潜滋慢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每次登场,都有“新马甲”,让其变得更隐蔽,给广大干部群众评判、甄别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民生工程”“城市名片”“数字化建设”“文明城市”等,都是“新形象工程”特别偏爱的“新马甲”。比如建造湿地公园、人工湖等项目,看似通过生态环保工程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惠及普通老百姓,但如果是在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自然就“变味”了。不但是对原有生态水系的破坏,而且还可能会抢占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甚至生态用水,对于原本缺水的地区造成雪上加霜之痛。再如有的城市,打着规范街道沿街店铺招牌,提升城市形象的旗号,不顾街道传统风貌和商家经营实际,强制推行“黑底白字”之类招牌,不仅破坏了市容市貌,还影响了顾客的观感。

“新形象工程”借“新”之名,是“老套路”披上了“新马甲”,根本上还是一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映的仍是一些人追求短期政绩、大做表面文章的老问题,其结果就是造成国家资金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损耗,和基层财政负担的进一步加重,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整治。但由于“新形象工程”往往穿着隐形外衣,打着“市民之家”“办事大厅”等“为民谋福祉”的幌子,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给纠治和查办造成不小的阻力。各地要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就必须努力撕开“新形象工程”的隐性外衣,让广大干部群众认清其本来面目,自觉加入到反对“新形象工程”的队伍中来,确保形成整治的合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江文

责编:丁楚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