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蹲点乡村媒体采访行|谷城县将军山村:产业兴 书屋美 民风淳 “三爱工程”暖民心
2024-09-03 09:50:00 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陈洋波 特约通讯员 谭文博 通讯员 童光辉)振兴产业,全力盘活全村资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让村民“鼓了腰包”;

文化赋能,乡村建起农耕书屋,藏书30000余册,成为百姓家门口的“精神粮仓”;

民生为先,合力实施“三爱工程”,打造面貌一新的居民之家,让爱心“双向奔赴”……

8月27日,随着“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总结推广堰河做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襄阳实践”蹲点乡村媒体采访行活动正式启动,记者走进谷城县将军山村。

产业兴 因地制宜谋发展

温室大棚连成一片,绿油油的包菜苗、花菜苗长势喜人……当日,蹲点乡村媒体采访行记者走进谷城县石花镇将军山村千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种植分三季,先种玉米,再种包菜、花菜,两个半月就有收成。”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倪雪锋介绍,自2021年开始流转2000亩土地,交由市场主体和村内种植大户统一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和制种油菜种植。

昔日,将军山村是一个平原乡村,到处是巴掌田、鸡窝地,村民不愿种,产业带不动。如何盘活土地,发展经济,带动就业,促进增收?村支“两委”很是犯愁,积极外出考察取经,与邻村交流学习,想了很多办法。

航拍将军山村。 通讯员 供图

“千学万看,依靠政策是关键?!蹦哐┓嫠担┮蹬┐甯母镎缁鹑巛笨?,必须顺应形势,把分散的田块整合成连片的大田,发包经营,走市场化运作模式,向科技要品质、向规模要效益,让乡亲们的荷包鼓起来。

2021年,该村引进湖北碧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农户手里流转将近1600亩土地,将小田整合为大田,连片发展有机蔬菜种植产业。仅此一项,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20万元收入,同时吸纳200余人在基地务工,人均增收七八千元。

“从播种生产、田间管理到采收入库、保鲜储存,再到物流运输,每一个环节村民都可以参与,只要勤劳,就能挣钱?!备霉靖涸鹑饲卦平樯?,为最大限度释放土地活力,他们采取“一年三季”高效种植模式,即春秋种菜、夏季轮作玉米,并将秸秆还田作为有机肥,“蔬菜的品质上佳,深受欢迎,销往北京、广东等地?!?/p>

为全力支持产业发展,村里专门建起了一个面积4000平方米的仓储物流和蔬菜分拣中心,配备了容量近3000吨的保鲜库房,一条“耕—种—管—收—储—运—销”高效蔬菜产业全链条基本形成。

民风淳 “三爱工程”暖民心

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没工作、留守儿童无人管、留守老人吃饭难等民生问题,将军山村依托石花镇实施的“三爱工程”,对原村委会进行功能性改造,打造面貌一新的居民之家,里面增设了爱心食堂、爱心教室,还在对面不远处开办了爱心作坊。

在这里,6元钱就能吃到“四菜一汤”;孩子们放学后能来教室里做作业,还能跟小伙伴们一起做手工、玩游戏。

“我们安排村干部和志愿者轮流带班,保障老人、孩子安全,并提供茶水、充电等便民服务,给他们家的温暖?!蹦哐┓嫠?。

在爱心作坊里,女工们加紧赶制订单。这些人里,有的是奶奶,有的是妈妈,还有返乡的年轻姑娘。

“以计件方式算工资,很灵活,每天工作几个小时,既挣了钱,又能照顾家里人。”村民刘洁说,手速快的,一个月挣三四千元不成问题。

作坊是外出乡贤胡仕林开的,主要生产鞋子,供货渠道有保障,常年开机,为当地村民就业开辟“绿色通道”。

“基本上是来样来料加工,一看就会,操作简单,成品发往下游企业,统一销售,工钱一月一结?!焙肆炙担荒晗吕?,总销售额在1000万元左右,用工300多人,仅工资就要发两三百万元,目的是让村民受益。

书屋美 乡村建起“农耕书屋”

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倪雪锋又开始考虑如何为干部群众建一个“精神粮仓”。

2023年9月,在社会各界及爱心人士的共同帮助下,将军山村农耕书屋正式投入使用,面积约450平方米,藏书30000余册,免费对外开放,不仅本村人来看书,石花镇乃至谷城县的人都跑来借阅图书。

农耕书屋成为村民“打卡点”。 通讯员 供图

“这里成了网红打卡点,人气爆棚,遇到重大节日,我们还要限流?!蹦哐┓嫠?,自从有了书屋,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都散发着书香气,邻里纠纷也越来越少。后来,将军山村被确定为湖北省共同缔造试点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平安村。

对于未来发展,倪雪锋表示,将全方位对标对表堰河村,因地制宜深挖资源、深耕产业,干群齐心,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图景逐步变成现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