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吕鉴蕾 通讯员黄旺宣)风雨如磐满目秋,河山生气荟名楼。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回首走过的历程,75年宛如一部感天动地的进行曲,谱写着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篇章。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为向历史开掘精神资源,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今年4月16日,黄石市委网信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启动《致敬英雄》大型网络专题宣传。
经过近5个月的实地探访,目前采访报道工作已告一段落,相关内容正在加快集结成册。根据楚天舆情大数据平台监测显示,截至记者发稿,75名老兵采访稿件全网累计影响力值接近6560万。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98岁,最小的28岁。他们大多是普通一兵,平凡无奇,默默无闻,在茫茫人海中引不起一点涟漪。
但报道中一个个平凡而真实的人生故事,在反复提醒我们,不能忘却,也不应该忘记:他们曾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捍卫了国家尊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民族长城。
离开战场后,他们藏起了军功章,扛起铲锹犁耙,或是戍边屯田,或是参与三线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自己的行动感悟着毛泽东主席“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伟力。
改革大潮中,他们轻轻脱下军装,积极适应改革开放时代大潮,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上继续出色工作、活出精彩人生,以弄潮儿的姿态落实好邓小平同志的“我们这个军队有好传统”的朴素要求。
阔步新时代,他们牢记初心使命,要替党和国家分忧,默默地以另一方式坚守“高地”,以出色的成绩回报这个伟大时代,用热血和青春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断。
新中国75年的精彩,并非一组报道、一册小书所能容纳,但《致敬英雄》主题报道所采取的形式与内容,重在引起关注、启发青年,为青年对新时代的理解提供一些新视角和新素材。
正如“95后”青年、黄石土豆片乐队键盘手主唱库敏钊在留言中说:“真的是很有意义的活动。致敬所有战场上的英雄,即使英雄迟暮,但依旧是最帅气的样子!希望有更多的年青一代能关注到这些光荣的退役军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眼下,渐行渐远的英雄背影,正幻化出一柱柱心光,激励着无数后来人,特别是年青一代,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