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万昭财
九月,在湖北枣阳市随阳管理区,花生迎来大丰收,工人们驾驶机器正在忙着给花生脱粒、转运,现场好不热闹。
花生作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材,由于需求量大,好种植、成活率高,所以枣阳地区普遍有种植花生的习惯,但是作为双叶植物类,花生的处理一直是个难题。
人工变机械,让花生收获从难到易
枣阳市随阳管理区高堤社区常永涛家今年种植的有100多亩花生,听到周围人说可以请机器收割,于是他果断入手,只花了2天就完成了全部的收割、脱粒。
据悉,这次前来的收割队伍使用的是最新的旋割机和剪割机,可以在地里收割、地里收取、地里摘果,实现花生收获“一条龙”。
机械收割实现花生收获“一条龙”(通讯员供图)
“以前也有机器,但是没办法做到这么高的效率,大部分只能进行脱粒,地况稍微差点,还是需要人工收割,费时费力”,现场工人叶师傅介绍道。
机器收割不仅能提高农作物收割效率,还能解放劳动力。以每天40亩收割面积来算,就相当于120名成年劳动力,是真正惠农利农的好事?;鞯慕?,也实现了让花生收割从难到易。
送货变上门,让花生收割分文不取
“我们给大家粉花生,不收取一分钱的费用,大家可以直接拖过来,或者打个电话我们也可以直接去地里,最大程度上方便老百姓”,现场收割车队负责人陈双萍说。
以前不仅收花生是个体力活,在地里一蹲就是一整天,而且花费还不小。再加上收花生又是每家每户农忙的时候,很难找到人。
作为农户来说,一亩花生一年到头的收益大约在1500到2000块钱,如果需要请人工,那就花费掉五分之一的费用,非常不划算。
现在随着大型机械的入场,车队能为农户提供上门服务,不仅不用操心收割的问题,还能节约得一大笔钱。
秸秆变饲料,让花生杆子变废为宝
机械团队在为农服务的时候也要考虑收益,他们的收益从何而来,奥秘就藏在花生杆子里面。
车队在为农户进行免费摘果的时候,与农户采用“脱果留杆”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收割方能为老百姓处理大量的秸秆。并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将秸秆加工成饲料进行销售。
农户留存的大量秸秆,不仅难处理,而且利用不完的话;如果采用焚烧的方式解决,会影响空气质量。秸秆变饲料,不仅变废为宝,还能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