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王欣 徐丽花 记者 王刚)常人熟视无睹的笔筒,却是湖北大学一位80岁退休老教授收藏的最爱。历时34年,如今他收藏的笔筒已达1098件,摆满了家中大大小小七多面墙,其中最大的一个有30余斤,还有部分罕见珍品。
大学教授为何跨界玩起了收藏?1月26日,记者来到家住湖北大学琴园小区的退休教授赵敬钊的家里,见到了“笔筒博物馆”的真容,听他讲述他是如何通过收藏做到老有所乐的。
“蜘蛛大王”有颗文艺心 跨界成收藏达人
现已耄耋之年的赵敬钊是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原湖北大学副校长,被誉为“湖大蜘蛛研究第一人”。他在棉田蜘蛛天敌、蜘蛛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被评为“湖北科技精英”,目前已有多种蜘蛛以他的名字和姓氏命名。至今他还在校内保持了3项纪录——理工科专着出版最多,论文发表最多,科技成果获奖规格最高。
1998年赵敬钊正式退休,如何让退休后的生活过得丰富又充实成了他认真思考的问题?!奥糜?、带孙子、打牌、跳广场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也想活出点儿滋味来。”赵敬钊说,除了写科普书籍,他平常很喜欢种花和各种工艺品,“别看我连字儿也写不好,但我却对木雕、笔筒等格外来电?!?/p>
说起笔筒,赵敬钊如数家珍,“我收集笔筒注重种类收集,最大的一个紫檀木笔筒高约半米,三十多斤重。最小的笔筒高不到十厘米,只能放下两支笔。材质的有木质的、竹质的、玉质的、铜质的、铁质的、皮质的、骨质的、石质的、陶质的,造型有镶银边的、镂空雕花的……”他介绍说,依据材质、造型、历史时期、生产地域不同可划分近千个种类,其中仅瓷质笔筒就有近400个种类。
但在此前,赵敬钊并非只对笔筒情有独钟,他还喜欢各式打火机,收集了足足有七八百个;喜欢集邮,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收集了各个国家的不同年代的动物邮票;后来他还喜欢上了收集各种奇特的石头。他指着正对门柜子上的一块中间有着黄色花纹的2斤多重的雪白石头乐呵呵的说:“那是我去都江堰旅游时在河里捡到的,我硬是把它抱回来了?!?/p>
“你不是还迷上过一阵子根雕吗?”坐在一旁的夫人潘筱梅也忍不住笑着吐槽:“以前的房子空间有限,这些都包起来了,床铺底下、柜子里、厕所里塞得都是,行李有时候都要另找地方放呢。”惹得赵老哈哈大笑连连点头称“是”。
教授不走寻常收藏路 儿媳感慨家似“博物馆”
从最初的“大众工艺品发烧友”到后来的“笔筒唯粉”,从兴趣广泛到情有独钟,赵敬钊对收藏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案闶詹鼐透隹蒲写醋饕谎?,不能跟风,老跟在别人后边没什么意思。”赵敬钊说,他发觉身边收藏邮票、粮票、茶壶等的人很多,他跑了七八个省,却很少发现有人收集笔筒?!坝腥嘶崧蛏细霭?,但不是收藏,于是我就打定好笔筒的主意了?!?/p>
赵敬钊收集的第一个笔筒是在1982年,当时他受邀去日本参加东亚蜘蛛学会第十四次会议,会后收到了一个纪念品,是一个印有“东亚蜘蛛学会”字样的红色瓷器笔筒。小巧简单的造型让他爱不释手,从此他就与笔筒结下了不解之缘。旅游途中、买菜路上也都成了他寻宝的路线。到了某一座城市,闲暇时,他先去逛的一定是当地的古玩店、瓷器店抑或文具店。
每次赵老出去买菜时,夫人潘筱梅总要提醒几句“不要再买了啊,家里放不下了”或者干脆控制财政大权以防赵老对那些笔筒“把持不住”。上有政策,但狡黠的赵老却总能想到对策。“家人都拿他没办法,拗不过他对笔筒的钟爱?!迸梭忝匪?,虽然很心疼,但是在保证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家人也就不反对赵老的收藏爱好了。
2006年,湖北大学组织退休校领导到越南去旅游,出国一趟,赵敬钊和夫人带回了四个大纸箱子,里面装的不是越南精美的服饰、不是化妆品,而是满满的笔筒手工艺品,足足有七八十斤重,就连他们带去的行李箱也都装满了。最后赵敬钊在下龙湾看中了一个他心仪已久但舍不得买的紫檀笔筒,价格880元比国内便宜许多,奈何体积有点大,怎么也拿不下了??吹秸岳系挠桃珊筒簧?,时任离退休处副处长的王义风主动请缨当挑夫,终于圆了赵敬钊的心愿。
每买回一个笔筒,赵敬钊都给它进行拍照、贴上编号,然后用一个本子记录下标号、购买地点、购买时间、花费金钱、笔筒特征?!岸备景颜掌嫉既氲缒匀チ?,以后想弄个影集?!?/p>
搬到新家后,赵敬钊特地在网上定制了几副宽高近3米的木架用以摆放笔筒,使得以前被包起来的笔筒有了“露脸”的机会。邻里之间听说了也经常来串门,湖北大学物理学退休副教授李文川说:“以前看过,但从没有这么系统地欣赏过这么多的笔筒,像这些绘在上面的大观园插画、四代领导人画像、八大元帅像、林彪像等,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闭跃搭鹊亩币哺刑镜溃骸凹依锊幌袷亲〖业?,倒像是博物馆了!”
古玩店老板成“线人” 跳蚤市场一元“淘”宝由于经济条件和收纳空间等的限制,赵敬钊每次购买时总要仔细斟酌一番,几乎很少上当受骗。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他也总结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收藏经”:不买古的,不买太贵的,不买重样的。赵敬钊说,他收藏的笔筒很多是几十元买来的,玉质笔筒当初购进时都没有超过500元的,现在很多都增值了?!耙郧笆前戳⒎铰舻?,现在要论斤两,价格也比以往贵了许多?!?/p>
“收藏就是为了图乐”,赵老介绍,他收藏笔筒没有功利原因,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34年来一直乐此不疲?!拔易畲蟮脑竿墙释驳母鞲鲋掷嗍占肴?,留给子孙后代去观摩研究。无所谓升值贬值,所以有些我也不去鉴定?!?/p>
时间一长,赵敬钊玩转了徐东、汉口等好几个古玩城,也算小有名气,许多店家都认识了这个“笔筒铁杆粉丝”,成了老熟人。有一次赵敬钊从其他地方买到了一个玉石类型的的笔筒,后来与店家们交流才知道那是玉石的粉末和上树脂再加上颜料制成的,“当时还好只花了几十块钱?!?/p>
“我们经常一起切磋讨论,耳濡目染久了,也学到了不少,常常一个上午或下午的时间很轻易地就在愉快的交谈中打发了?!闭跃搭鹊靡獾厮?,他还将几个古玩店的朋友发展成了他旗下的“线人”,代为寻宝?!八且仓牢铱铣龅募矍?,一有合适的就会直接打电话通知我。不管天气如何,我骑个自行车就去了,风雨无阻,心情舒畅了,还锻炼了身体?!?/p>
由于笔筒不是批量生产的,分布零散,越到后来捡“漏”也愈发艰难,赵敬钊逐渐将目光对准了跳蚤市场。让赵敬钊最自豪的是他?;?块钱就能“淘”到理想的宝贝。从2013年开始,每周六早上5点爬起床,赶6点10分左右的第一班802公交前往汇通路的跳蚤市场,成了赵敬钊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澳抢锛鄹穸己鼙阋?,有时一两块钱就能淘到一件宝贝?!闭岳纤担运?,逛跳蚤市场地摊和去古玩店并不矛盾。在地摊上可以讨价还价,无论贵贱,为自己的兴趣花钱,即使交了学费也不觉得亏。
退休18年,赵敬钊却始终精神矍铄,收藏的1098件笔筒,他几乎每件的样式都记得?!巴诵莨ぷ视邢蓿瞬宦虻街馗吹?,我要记清楚我收藏的笔筒的类型、材质、图案、形状?!彼ψ潘担骸罢庥行矶嗪么Γ唤龇岣涣宋业纳?,还能锻炼我的脑子不退化,或者退化的慢一点!”他认为,人在不同的阶段就应该有不同的喜好和所专注的事。年轻时应为中国的蜘蛛研究事业倾注半生的心力和热情,人老了要老有所乐,还要老有所为,写过120万字的科普,收藏了一屋子笔筒,他说只要还能走得动,就会继续收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