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2016年楹联文化展在湖北省图书馆开幕
2016-02-01 11:18:58 来源:
长江网讯(记者 叶圣凡 通讯员 刘虹)楹联,是中国传统艺术之瑰宝,其鲜明的艺术特色,表达出中国百姓祈福迎祥,驱灾避害的精神诉求和美好愿望,成为不可或缺的年节符号,在千百年华夏文明中传承至今。2016年1月29日,“同筑中国梦 共度书香年”楹联文化展在湖北省图书馆开幕,47幅图片和作品为市民解读楹联艺术和典故。

楹联又称对联,具有内容丰富,言语简洁,音调和谐,形式活泼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民居店市、园林艺苑、寺观庙宇、亭台楼阁等场合。长期以来,楹联习俗已经成为文化符号,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学形式之一。2006年,楹联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日常生活中,人民对楹联认识最多、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春联。写春联、贴春联是我们过年不可或缺的习俗之一,吉祥语、红联纸寄托了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祝愿。民间有“二十四,写大字”,是说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家家户户都要张罗写春联了。按照传统的规矩,上联、下联和横批遵循从右往左读的原则,即右门框贴上联,左门框贴下联,不过为了适应当今人们的阅读习惯,现在横批也可自左往右写。

楹联始于两汉,最初是人们用两块桃符在自家门上避邪求福,明清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现代引用频率最高的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就出自明代。楹联与诗词、书法作为不同文化艺术形式,既独立又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都是中华文明跨越千年的瑰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展出仅是太仓一粟,这些喜庆吉祥、别具一格的楹联是根扎于大众心底的年味印记。

据悉,该展由国家图书馆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承办,全国各地各级公共图书馆会同步展出,与市民读者共度书香年,展览延续至2月22日。 

责编:朱德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