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通讯员 黄思橙 记者 齐云)花山地区水系发达,花山大道的工程范围除九峰森林公园局部区域属于豹澥湖水系和东湖水系外,大部分区域属于北湖水系。北湖水系包括青山北湖、严东湖、严西湖、竹子湖、青潭湖等湖泊,总汇水面积约198平方公里。
武汉的湖泊环境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污水和雨水没有分流,导致暴雨时大量污水排入湖河。而花山地势较低,遇大雨内涝严重,道路排水问题至关重要。
为满足雨水排放的功能需求,并解决初期雨水道路径流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花山大道按照“生态植草沟+雨水管道+滞留塘(前置库)一体化”的生态排水新模式设计。
这种创新的生态排水模式,主要是通过在植被浅沟的底部增设砂石过滤床,利用植物的生长、植物根系的吸附和土壤、滤料的净化作用,加强系统的除磷脱氮功能,得到更好的出水水质。同时,生态植草沟系统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可作为暴雨径流的输送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的雨水排水管道系统,具有延缓和削减暴雨洪峰、保障地区排水安全的作用。
在该排水模式作用下,降雨初期的雨水冲刷道路路面形成径流后,携带污染物进入生态植草沟,经植物吸附和土壤、滤料净化初步处理后,由透水管收集至雨水管道系统,而降雨中后期的雨水水质已有所改善,可经过透水管或溢流井收集至雨水管道系统。经过初步处理的雨水经管道输送后,利用地势高差纳入滞留塘或前置库进行二次生态处理,经管道系统排入受纳水体,从而避免对受纳水体产生污染。
这一精巧的设计,如一个过滤清洁装置,滤清了花山大道排水问题上的所有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