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秘书长高翔调任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这让政知圈吃惊不少。因为之前时不时听说什么高官调进社科院,而从这个智囊机构空降省里当常委的,还真不多见。
更何况是位历史专业的学者。
一系列人事布局给政知君上的一课便是:以后不要再轻言“冷板凳”“冷岗位”“冷门专业”,新常态下,一切皆有可能。
冷门的选择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做了点功课,列出一个现任正部级以上官员的不完全名单:
历史专业出身高官
级别 名单 学校 正国级 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 1973-1976年西北大学历史系 副国级 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 1972-1974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 国务委员、中央外办主任杨洁篪 2001-2006年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胜俊 1964-1968年 合肥师范学院历史系 正部级 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 1991—1995年在南开大学历史所中国明清史专业学习,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 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吉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学习 河北省政协主席付志方 1978-1982年在河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潘岳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这是不完全名单,欢迎读者补充)
上述高官,有一名历史学硕士:罗保铭;两名历史学博士:杨洁篪和潘岳。
罗保铭是文革结束后的“新三届”,1978年11月考入天津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中文专业学习,毕业后开始从政。1991年,他已担任6年天津团市委书记,当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所中国明清史专业学习。期间他历任大港区代区长、区长。
1995年毕业时,他又变为“罗书记”,只不过不再是入学时的团市委书记,而是大港区区委书记兼区长。
罗保铭(左)
与罗保铭一样,杨洁篪和潘岳也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51岁那年,已担任一年中国驻美国大使的杨洁篪,师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第一位英国史博士钱乘旦,攻读历史学系世界史博士学位。期间,钱乘旦教授还在2003年到中南海为中共中央政治局讲授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历史。后来钱调到北京大学工作,还成了热播电视系列剧《大国崛起》的策划人之一。
当杨洁篪拿下博士学位时,“杨大使”已变成“杨副部长”——外交部副部长。
与杨洁篪一样公务繁忙,潘岳当年也挤出时间学习。潘的导师,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曾向媒体透露,1998年前后,潘岳向教育部官员表达出想学习历史的愿望,教育部就向潘岳推荐了章开沅教授。1998年,也是潘岳仕途变动的一年,当年3月,他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任上调到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担任副局长、党组成员。
潘岳
虽然职务调整,但潘岳仍想继续求学进修。他在冬天冒雪飞到武汉登门拜师。此行虽然迟到一个小时,但拜师还是很顺利。
“潘岳的历史感觉非常好,而且学术功力扎实,在读博士期间就应该有博导的水平了。他选我做导师,我选他做学生,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结果?!闭驴浣淌谑潞蠡匾渌怠?/p>
历史的痕迹
章开沅所言不虚。
1991年,一份名为《苏联剧变之后中国的现实应对与战略选择》的文件上报中央,并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而这份由年轻官员和学者共同起草的文件,正是1991年9月时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潘岳主持的一场研讨会的结果。
11年后,另外一份题为《对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思考》的报告作为内部决策参考,在中央高层中传阅。其作者正是时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的潘岳。
而他到国家环保总局履新后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位“走过各路红军走过的全部路程,到过中国绝大多数县城”的官员赢得众多关注,不仅是因为早年仕途就非常平顺,还因为其理论功底和学术积累被人称道。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的同行在国家图书馆键入“潘岳”检索发现,其主编、独著的著作达几十部之多。而他早年的同事这么评价他:颇有人缘的学者型官员。
“学者型”官员终究还是官员。
被美国前财长保尔森评价为“喜欢哲学辩论的历史学家”的老王,在进入西北大学历史系读书前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陕西省博物馆度过。他在1979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一名实习研究员,先后参与修订了《辛亥武昌起义人物传》和《民国人物传》,一位老研究员多年后这么说,“如果这么发展下去,他肯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研究员?!?/p>
或许这对学界来说是个遗憾,但对党和国家事业来说却值得庆幸。此前在中美对话上,老王用其深厚历史知识作比喻博得满堂彩,十八大以后高层的治国理政尤其是反腐,知古鉴今显得尤为重要。
老王的同事习近平为此专门提到:学习历史有助于领导干部从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体会成败兴衰、荣辱得失的经验教训,探寻跳出兴衰沉浮历史周期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借鉴和运用历史中有关治国理政的有益经验。
学以致用
“学历史”对官员来说成了必修课。老王自喻“习惯于把问题放在历史长河中分析”,有媒体称,其偏爱历史和西方经济学,直到观在,他还保持着对历史书籍的喜爱,乐于同别人交流心得。
从中央纪委的书单中可见一斑。曾有统计显示,中央纪委的书单绝大多数是关于历史和政治的。而据报道,这一书单是经“三级审定”而出。三级的最高级是谁,想必不难猜到吧。
而像李鸿忠这样的地方大员,则直接给干部群众荐书。他接连几年每年推荐4本书,既有《之江新语》、《习近平用典》这样的官员必读书,也有《历史的轨?!泄膊澄裁茨堋?、《历史选择了邓小平》、《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兴国之魂》这样的历史书籍。
而同样历史专业出身的付志方,则挑头做了一项“大工程”。2013年,河北省政协成立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汇编》《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史料汇编》征集编撰工作办公室,由付志方担任编委会名誉主任,组织专家学者编撰了这一大型史料姊妹篇,总计共选录史料文章2084篇,共计约900多万字。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获知,付志方所在的河北省政协开办了“政协讲堂”。2014年11月,邀请清史专家阎崇年讲解清朝兴盛衰亡的历史,主持讲座的正是付志方。
而对主政一方的李鸿忠而言,历史是要与实践相结合的。为此,他要全面复兴“大武汉”的历史地位,要赤壁、湘鄂西苏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而到了当年五七干校所在的向阳湖,则要求按照“文史农旅”相结合的思路,继续搞好保护和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