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星探测之旅要上路了!4月22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宣布,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火星探测器,展开首次火星探测。
许达哲表示,我们做的是想一步实现绕火的探测和着陆的巡视,这相当有难度。中国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其他国家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据许达哲介绍,今年1月11日正式批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每一个窗口要26个月才能遇到,正在严密地制定工程计划,争取在2020年这个窗口发射探测和着陆巡视的火星探测器。因为现在能够在火星上着陆巡视成功的有美国,着陆的有俄罗斯,我们要能够一步到位,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1.中国探测器会如何登陆火星?
按照早先的规划,中国计划赶在2018年发射火星探测器,航天专家叶培建在今年两会期间的说法表明我国之前的火星探测计划有了新的改变。叶培建说,火星每过26个月才接近地球一次,因此火星探测器的发射窗口有限,从目前来看,2018年的发射窗口已经来不及,但2020年仍有希望。
按照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设计,我国的火星探测器的轨道器和着陆器最开始将作为一个整体被发射到深空,在星箭分离以后,火星探测器将在火星探测工程技术人员的控制下相继展开太阳能帆板、开启定向天线并实施发动机点火开始奔赴火星。
在2014年11月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火星探测器原尺寸模型首次与公众见面
和地球以及月球相比,由于火星在太阳系中位于地球的外侧距离太阳更远,因此在火星探测器奔赴火星和在火星轨道运行的过程中,其太阳能帆板能够吸收的太阳能要比地球及月球轨道附近小得多,因此火星探测器在设计的过程中,其太阳能帆板也要比地球卫星或者月球探测器的太阳能帆板长得多。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3D演示图像显示,中国未来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在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并经过大约10个月的星际飞行以后将会飞到临火星附近,这时地球控制人员将开始实施火星轨道捕获火星探测器的工作。从飞行时间而言,中国未来奔赴火星的旅途应该会比欧俄今年3月份进行的多3个月左右的时间,对首次奔赴火星的中国而言,这到不是问题。
3月14日,欧俄火星探测器——ExoMars在“质子”号火箭的帮助下发射升空
航天专家庞之浩表示,火星轨道捕获探测器的控制技术尤为重要,如果这一工作出现失误,探测器要么会与火星擦肩而过要么会直接撞上火星,从而导致整个火星探测工程的失败。因此,火星轨道捕获火星探测器的过程对于中国未来的火星探测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口。在10月左右,中国倒是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欧俄火星探测器是如何被捕获的。
在火星探测器成功被火星轨道捕获以后,探测器将进入到环绕火星运行的大椭圆轨道。此后火星探测器的轨道器与着陆器将会择机分离,轨道器而后会运行在火星轨道上进行为期至少一年的运行,进行火星重点区域拍摄、火星环境监测等一系列的工作;而着陆器在点火与轨道器分离以后将会开始登陆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