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即将拉开帷幕。作为“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不少地区都出台具体举措,提升考场作弊防控系统。今年的考场纪律被称“史上最严”。
澎湃新闻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到,2012年至2015年全国各地法院作出的84份高考舞弊案裁判文书。
其中,51份提到利用作弊器舞弊,占到了总数的六成;涉及“高考移民案”27份,占总数超过1/3;另有6份涉及替考。高考作弊设备的高科技及其所形成的产业规模,极少数公职人员参与舞弊的胆量,令人惊讶。
值得有关部门注意的是,在高科技的舞弊案中,大量间谍专用器材被运用,隐蔽而难以察觉,其生产、销售形成了一个暴利链条。不过,无论怎样的隐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而教育、公安部门也已对此高度重视,三令五申,我们相信,在有关部门的强力防范和打击之下,今年必然还是一个公平、干净的高考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