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日,湖北荆州公安县。该县县城借用荆江大堤一段,将老县城用围堤围起来,围堤以外就是荆江分洪区。 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 图
湖北公安县杨家厂镇荆和村躲水楼外侧,部分墙皮脱落,露出灰色的水泥面,红色的42米水位线标识牌还紧紧地钉在墙上。
这座位于荆江分洪区内的躲水楼,为四层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为长江分洪时供村民临时躲避洪水、储藏物资而建,紧急时可以进入里面等待救援。42米水位线是荆江分洪区的分洪淹没线。
4月28日,村民马林坐在躲水楼一层的电脑前,轻拍着怀里不到一岁的婴儿,目光不时转到电脑屏幕上。
通过网络,马林知道今年有可能遇到1998年那样的大洪水。但她和当地很多村民一样,并不担心,“有三峡了,我们这里还用得着分洪?”
荆江分洪区内居民对三峡表现出无限依赖的另一面,是她们都不希望再经历分洪。
负有?;ぞ=蟮獭⒔浩皆臀浜喝虬踩木=趾榍?,只在1954年分过一次洪。1998年长江遭遇建国以来第二次流域性大洪水,荆江分洪区进入准备运用状态,区内33万人连夜紧急转移。
今年32岁的马林,也参加了1998年那场被她称为“逃荒”的紧急大转移,只是当时最终没有分洪。